第31章 大魚(2 / 2)

在見到這些科技巨頭的時候,張嘉誠也是感覺受寵若驚,因為他們來的人都是各自公司的負責人。

微軟來的正是如今微軟CEO蓋茨,蘋果來的也是現任首席執行官約翰,IBM來是他們的高級總裁艾利希。

這些人一出現,也立刻引起了當下科技圈的震動。

張嘉誠和IBM的總裁見了麵,IBM才是這幾家公司之中的真正巨無霸,已經擁有了幾十年的發展曆史,如果不是思維老舊,管理方式官僚化,微軟和蘋果這樣的後起之秀根本就不可能和IBM站在一起。

所以,為了表示對IBM這樣的巨無霸先驅者表示尊重,張嘉誠先見他們。

IBM見到張嘉誠之後,也不廢話,開門見山的就要收購張嘉誠的公司和技術專利。

可是張嘉誠哪裡肯就這樣把公司和專利給賣了呢?

所以經過了幾輪談判之後,張嘉誠決定在美國成立一家叫做Abet的獨立公司,並將自己的技術專利授權給這家公司,然後再和IBM進行換股和專利共享。

同時IBM還要支付給張嘉誠一千萬美元的格外專利技術合作費用。

但IBM在經過慎重的內部考慮之後,換股的事情他們沒有答應,但是他們希望可以入股張嘉誠的新公司,以方便雙方合作。

至於共享技術專利的事情,他們也是本著對等原則進行專利共享。

所以在最後的時候,IBM就從張嘉誠這裡拿到局域網的應用專利和辦公軟件和合作授權,同時注資500萬美元獲得張嘉誠美國公司的百分之五股份,並成立一個聯合實驗室。

達成這些協議之後,張嘉誠也拿到他們的部分專利授權,以及1200萬美元的現金補償。

至於操作係統,IBM也有自知之明,他們知道自己公司是很難和現在的微軟等專精於操作係統的新興公司抗衡的。

所以,IBM也就沒有要張嘉誠的操作係統授權,他們還是堅持自己的係統,以及之前和微軟之間達成的操作係統協議。

接著張嘉誠就開始對微軟公司和蘋果公司的同時談判。

這兩家公司的業務是有交織的,同時談判是可以獲得更大利益的。

所以在經過十幾天的艱苦談判之後,張嘉誠“忍痛割愛”的把他的操作係統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微軟。

同時張嘉誠也獲得微軟公司在大中華區的業務代理權。

以後隻要是微軟在大中華區的業務,都必須經過張嘉誠的公司代理才能進行,否則微軟就要賠付張嘉誠百分之二十的微軟公司股份。

最後微軟也投了500萬美元對張嘉誠的阿爾法特注資,以獲得其百分之五的股份,方便以後的專利合作,同時也成立了相應的聯合實驗室,就這樣微軟也和IBM一樣成為了張嘉誠美國公司的股東之一。

所以,從這些達成的談判和協議形成正式的法律文件之後,張嘉誠也算是搖身一變成為了美利堅的科技新貴,並在科技圈有了一定的地位和話語權。

而這對張嘉誠以後的事業發展,也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助力,讓他不再是一個簡簡單單就可以被人輕易拿捏的小可拉米。

可以說,這一次美國之行是一次無比成功的商業奇跡!

——————

求追讀,求收藏~~39288338。。

我會點外賣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