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謀長得很有福相,胖乎乎的身材卻不顯臃腫,更添了幾分人畜無害的親和力。
“張院長你好,我是香江張嘉誠。”
張嘉誠對著迎接而來的張仲謀握手並介紹自己。
張仲謀笑嗬嗬道:“張先生英雄出少年,我在台灣就聽說了張先生在紐約的壯舉,可謂是揚我華人雄風!有了張先生異軍突起,誰還敢說我們華人在計算機科技上不如西方人?”
張嘉誠謙虛道:“僥幸僥幸而已,而且當時我也勢單力薄,沒法和美國人公平競爭,隻能忍痛把係統賣給了微軟,換了他們一點股份加一個大中華區的業務總代而已。”
張仲謀道:“這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我在美國的時候,通過一些內部渠道知曉美國人已經把計算機係統開發和網絡開發當做了國家重要戰略科技發展方向。”
“張先生能當機立斷把自研的係統高價換取微軟和IBM等大公司的股份和合作,當真是明智至極。要不然,以我對美國人的了解,如果張先生猶豫了,你可能就會被當做技術間諜被抓了。”
張嘉誠聽到張仲謀這句話後,也不由歎息一聲,“落後就要挨打呀!”
張仲謀邀請著張嘉誠進到了他的公司裡麵,現在的台積電才剛剛草創,並沒有幾十年後那麼的名氣。
而且由於半導體技術的開發難度和開放成本,已經讓很多公司和地方望而卻步,不敢再下重注了。
但是張仲謀的眼光明顯是要高於時代的,他深切的明白在計算機科學領域,硬件技術才是一切的根基,如果沒有硬件技術的突破,軟件技術再花裡胡哨也不過是空中樓閣罷了。
所以,在幾年前的時候張仲謀就接受了孫運睿勸導,回到台灣擔任台灣工業研究院院長,開始主動和發展台灣的半導體工業。
張仲謀經過細致的研究,他決定要走一條和英特爾、三星等巨頭不一樣的半導體發展之路。
英特爾和三星這些巨頭他們在發展半導體的時候,都是自己設計芯片,然後在自有的晶圓廠生產,並且自己完成芯片測試與封裝——實現全能且無可匹敵的行業壁壘,使得其他技術不夠先進,財力不夠雄厚的半導體企業無法與之爭鋒。
但是有時候機遇就這麼一次,稍縱即逝!
張仲謀根據自己在美國企業的經曆,再集合自己對未來行業的判斷,還有當前台灣主管部門對高新科技的支持態度,他決定聯合荷蘭飛利浦與台灣工業研究院合資成立一家專業的半導體芯片代工企業。
這樣的瘋狂想法一出,不管是行業內的其他大佬還是台灣內部的主管部門,他們都不看好張仲謀的這個決定。
因為這個時代一家半導體公司居然連自己設計研發部門都沒有,隻做代工,這顯然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在張仲謀創辦台積電的初期,他麵臨的困難也是非常巨大的。
現在張嘉誠主動找上了門,這對於張仲謀而言不吝就是雪中送炭的支持。
所以,這一天張仲謀也就推掉了所有的工作,專門接待張嘉誠的拜訪。
張嘉誠認真傾聽著張仲謀的半導體發展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