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1988年的新年元旦之前,張嘉誠也終於結束了他的台灣之行,和王祖嫻一起坐飛機回到了熟悉的香江。
在離開前的一個晚上,張嘉誠也如約去找了蕭嬙,檢驗了一番蕭嬙這幾天的學習成果。
最後張嘉誠對蕭嬙的學習成果也做出了高度評價,使得蕭嬙也是欣喜萬分,表示以後自己還會努力學習,讓嘉誠哥更加滿意舒服。
同時張嘉誠也為蕭嬙做了一個推薦,讓她搖身一變成了台塑即將推出的電腦新產品的形象代言人。
也算是為蕭嬙打響了進入娛樂圈的第一槍,也使得很多人清楚明白蕭嬙的背後是有大人物,不是他們可以許些小恩小惠就可以欺騙威脅的。
所以蕭嬙在的台灣的發展和生活,也都是有一定的安全保證的,不會讓她那麼輕易的掉進彆人的陷阱,也不會那麼的輕易的被這個圈子給汙染掉。
回到香江之後,呼吸著比鄰大陸的自由空氣,張嘉誠的心境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段時間由於張嘉誠一直在台灣,使得香江這邊想找張嘉誠合作的電腦製造商們也是日思夜盼,他們都想通過張嘉誠的關係獲得微軟係統的授權,讓自己製造出的電腦可以更有市場競爭力。
對此張嘉誠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張嘉誠也並沒有第一時間搭理這些人。
因為張嘉誠也要挑選一番,也要先選能夠為自己提供助力和幫助的大公司合作,和這些大公司達成合作之後,他才會考慮這些小公司的事情。
要不然,這錢怎麼會越賺越多,關係怎麼會越來越硬呢?
說到底這個世界的生意,也都是一場場人情利益的交換,不會有那麼多的平白無故。
若不是不能清醒看清楚自己的優勢和自己的劣勢,就想著賺快錢,那麼賺得再多也隻是一座空中樓閣,說塌就會塌的。
但如果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去交換一些資源,把自己的劣勢補上,那麼到了將來不僅麵子裡子都能有,而且還有可能成為某一領域真正大佬,說一句就可以影響一個行業的發展。
而這才是張嘉誠這輩子的終極追求,而不是僅僅隻為了複製上一輩子的成功和生活。
如果隻有這麼簡單的追求,那麼現在的張嘉誠就已經達成了。
可是為什麼張嘉誠還是沒有直接躺平享受呢?
就是因為張嘉誠認為自己還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還可以有更高的成就。
要不然這輩子不就白話了嗎?
“老板,這是周氏集團的資料,他們現在也想進軍電子科技領域,所以就找上我們了。”
唐仁把整理好的資料給到了張嘉誠,其中最有實力的一家就是周氏集團。
周氏集團在香江立足已經快超過五十年了,周家的周老爺子也是從底層打拚起來的傳奇,隻可惜他治家無方,不能平衡家族幾房的利益,也不能選出一個能夠托付家業的合格繼承人。…。。
所以,在他生病之後,周家的情況就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但是周家的牌子還在,隻要周老爺子不死,他之前維係的關係也就都還在。
因此即便是有人已經在暗地裡虎視眈眈的盯著周家這塊肥肉,但隻要周老爺子不死,他們也不會動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