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隻知道怨天尤人,不從自身找原因的人,這樣的人,何以稱之為讀書人?也乾脆彆把時間浪費在做學問上邊了,轉行乾點彆的吧。”
李簡此言一出,眾人不禁紛紛點頭稱是。
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如果你在某個領域確實沒有作為,那趁早轉行,不失為一個選擇。
說不定就找到更適合自己的事情做了。
再者說,那些不似讀書人,平日裡卻擺出一副讀書人派頭的人,的確深得他人厭惡,包括朝中的這些文臣,其實也看不慣那種人,平時要遇到了,要麼拆穿,要麼下令懲治一番,從不心慈手軟。
這時候,李簡似乎又想起了什麼,補充道:“對了,本帝的兩首詩作,最好不要一次性刊登在詩刊上,最好分開刊登。”
“為何?”
有人疑惑。
李簡笑吟吟道:“一看你就不是做生意的料,如果一次性把噱頭都丟完了,如何培養老百姓花錢的欲望?想要培養,那就隻能溫水煮青蛙。”
“一次一篇詩作,這樣不就可以刊登兩期詩刊了?兩次下來,就算第三次的詩刊沒有本帝的詩作了,但也會有不少人習慣性的購買詩刊,明白了嗎?”
“這……帝王還真有經商的頭腦,若要去做個商賈,肯定不需要多少時間,就能夠成為大唐最厲害的商賈。”
文武百官們險些吐血。
不過說起來也是。
昔日,李簡在龍國發現黃金後,當時提出跟大唐商賈在邊境做生意的,便是他。
當時的一番操作,直接把李世民搞得吐血不止。
“對了,帝王,這詩刊應該不久後就要創辦了吧?可臣等從未聽說過詩刊,所以,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規劃……”
文臣中,有人提問。
李簡揮揮手道:“你們儘管從龍國的讀書人之中征集上乘的詩作,至於如何設計詩刊,這件事就交給我,反正龍國掌握的有活字印刷術的技術,這件事純屬小菜一碟。”
“對了,挑選詩詞歌賦這件事,就交給傲天你去主持吧,負責把控內容的審核官,必須要文學大家才可以,不然,尋常人又何來的辨彆優劣的能力?”
傲天從人群中走出來道:“是,謹遵帝王的旨意,不過帝王,這次在整個大唐中挑選詩詞歌賦,可以想象,投遞者肯定數之不儘,我們到底要多少詩作呢?”
李簡大概的估算了一下,接著道:“差不多三十五篇。”
“那如果除了這三十五篇之外,還有優秀的,無法舍棄的該怎麼辦?”
“那就暫時留著,等到下一期詩刊發表的時候,在將其發表上去就行。”
李簡說到這,表情卻突然嚴肅了起來:“在這整個過程中,絕不允許出現任何貪贓違法的事情,若有人敢走後門,撈偏門的,被本帝發現之後,有一個算一個,全部嚴懲不貸!”
“所以,我不管你是何等身份,有著何等背景,都休要做什麼小動作,不然,就摸摸自己的脖子,看看牢不牢固。”
不管什麼事情,隻要能夠跟利益兩個字扯上關係,就會引導出不少的貪汙舞弊。
“至於出售詩刊,所賺取的銀兩,更由當地府衙暫時保管,每隔三十天,便將這批錢統一運來長安,到時候所有的賬目,都得統一交上來,一旦賬目不對的,由各地府衙負責解決。”
“解決不上的,直接撤職查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