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瘋狂的一幕,使得遠處那些跑來看熱鬨的讀書人,都目瞪口呆。
以前,買這些文學商品的,大抵隻有那些讀書人。
相比之下,老百姓們對這些東西,卻基本上置若罔聞。
縱然路過書攤和書店,也會選擇性無視。
可現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怎麼老百姓們購買詩刊的熱情,比他們還要更為瘋狂?
一個讀書人,帶著這樣的疑問,隨便找了個老百姓詢問了一句。
隨後那老百姓一臉鄙夷的看著他:“三文錢就能買一本朝廷親自發行的詩刊,這筆買賣我們賺大了,而且拿到詩刊之後,不僅能打發時間,同時,更能看看那些優秀的詩詞歌賦,以及帝王的傳世之作,所以你說,我們要不買,那不成傻子了?”
“那以前的那些文學著作,你們為何不買?”
讀書人忍不住問道。
那老百姓覺得想笑:“你們的那些文學著作,一本比一本賣的貴,有錢買那些東西,不如留著填飽肚子,誰有心思去搞那些?”
“不說了不說了,去買詩刊了。”
說完之後,老百姓直接就走了。
留下陷入迷茫中的讀書人,獨自站在那裡風中淩亂。
這時候,第一批詩刊已經落入老百姓手裡。
他們迫不及待的將詩刊打開。
隨即就被詩刊那絢麗的版麵給驚呆了。
一張大大的如同報紙一樣的東西,上邊銘刻著好看的金邊花紋,將一整張本來平平無奇的紙張,分割成不同的版麵,看起來格外的清新,有一種獨特的美感。
而且,在每個版麵之中,詩詞歌賦更被記錄在各種不同的弧形線之中,這些弧形線,有的合起來之後像葫蘆,有的則像向日葵,與那些古板的書籍排版完全不一樣,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包括那些女孩子,都對這些詩刊喜歡的不得了,畢竟不管古代也好,還是現代也好,女孩子都喜歡一些比較好看,比較精致精美的東西,而詩刊的出現,彌補了大唐在這一塊的空白。
至於上邊的詩詞歌賦,自然晦澀難懂,尤其一些名詞,更讓許多老百姓根本不認識。
但很快老百姓們就發現,在詩詞歌賦的下邊,還有一排排字體稍微小一些的小字。
而這些小字,記錄的正是這些詩詞歌賦的創作背景,以講故事的方式,給大家呈現出來,同時,對於一些名詞、生僻字,更有享儘的解釋。
一時間,能看懂詩詞歌賦的,就看詩詞歌賦,不能看懂的,就看底下的小故事,都能找到自己心儀的內容。
使得老百姓們大感欣慰。
沒想到,帝王竟然這麼貼心啊!
“你們快看這首憫農,唉,帝王寫的真的太好了,一首詩,就足以讓世人明白我們這些老百姓的疾苦。”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寫的太好了,這完全就是我們的真實寫照啊!我們每天的生活,不正如此嗎?”
“看來,帝王真的很懂我們這些農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