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手書(1 / 2)

聽著興安的感歎,於康也頓覺世事無常。

今日覲見太皇太後,他本來沒打算暴露身份。

但最終卻暴露了。

他也沒打算當著朱祁鎮和太皇太後的麵,為父親鳴冤。

但這件事就這樣水到渠成的發生了。

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於康卻高興不起來。

父親出獄是遲早的事情。

但關鍵不在出獄,他謀劃了這麼久,是要讓父親留京。

如今這樣一來,完全偏離了他的計劃。

他不知道暖閣內那對祖孫,最後會如何安置父親,是繼續巡撫地方,還是如願留京。

兩者之間,在他看來,前者幾率更大。

這位年輕的陛下,如今肯定是如鯁在喉,怒氣難消。豈能將一個引發這一切的人,留在京城個自給自己添堵?

即便太皇太後好好勸說,能讓他暫時消去火氣。

但那也隻是遠水救近渴而已。

這件事甚至會變成一顆刺,永遠紮在他肉中,時時讓他難受。

若是太皇太後更進一步,直接強壓也不是不可能。

強壓之下必生逆反心理。

現在或許還顯現不出來,但若是有朝一日,太皇太後歿了……

今日的一切,最終還是會落到他們父子二人頭上。

甚至牽連到徐良也不一定。

畢竟,熊孩子的心性,大抵都是如此。加上還有人在邊上添柴加火。到時候,罪過可能更大。

於康現在甚至有些後悔在暖閣裡暴露身份。

可不暴露又能怎樣,這是個死局。

打破了謀劃的節奏和步伐,那就得趕緊想補救的方法。

好在於康也從來都不是怨天尤人之人。很快就調整了情緒。

事情已經發生,後悔也是無用。他開始在心中推測各種補救措施和帶來的後果。

目的隻有一個:絕不能再被外放出京,巡撫地方。

父親這次若是不能留在京師。等到朝廷裁撤晉、豫和其他各地巡撫。

那時才被召回,就晚了。

因為,接下來短短幾年時間,母親,祖父,祖母,相繼離世,給父親造成打擊是毀滅性的,他將在後半生,永遠活在自責中。

尤其是對母親的虧欠。

母親的喘疾,源自於心,源自於思念。

現下,這是無解的。

於康甚至覺得,父親在生命的最後的幾年。經受來自各方的壓力,和對親人的思念,以及一直埋在內心深處的自責。

幾番疊加,才是他不願做最後的自救,甚至有自我毀滅傾向的根源所在。

縱觀曆史,後世多少年來,所有人都在書寫於謙的偉大。

在議論於謙的偉大誰能相媲美。

但於康不一樣。

他來到此方。內心深處最在意的卻是:「父親,他真的會快樂嗎?」

這或許是一種私心。

但這正是於康暗裡鋪陳五年,想要達到的唯一目標。…。。

……

正在於康滿臉糾結之時,一直在暗暗觀察他的興安卻誤會了。

他還以為於康在擔心父親。

於是寬慰於康道:“放心,太皇太後在,也許就在今日,你們一家便能團聚。”

於康報之以微笑,表示感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