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老實人?(1 / 2)

於康如今就在武臣班列最末。

可惜知道他真實身份的人,確實不多。

所謂燈下黑,不外如是。

徐良眼睛泛著一絲亮光,看著他,好奇的問道:“這位劉禦史,當真在眾目睽睽之下,掏出來了?”

於康甚至能聽到他問出此句時,強壓的喜意。

之前他就察覺到,徐良似乎有窺探彆人隱私,偷聽彆人談話的癖好。

現在,徐良又如此問,尤其雙目中,熊熊燃燒的‘八卦之火’,更讓於康確信了這點。

豹頭環眼,滿臉絡腮胡的徐良,竟真的有這種怪癖好。

徐良目光灼灼,一直盯著於康。

於康卻不知該怎麼回答。

他把目光往金台禦帷上飛,那上麵兩位,可是確確實實知道,他此刻就身在班列之中。

吳煜提出當麵對質,裕康也打算登台‘表演’。

奈何上頭那兩位,竟絲毫沒有讓他出列的打算。

朱祁鎮更是一改之前態度,似乎對這件事已經失去了興致。他此時正襟危坐,連看都不看底下吵嚷的二人。

王振又一次開口。

“禦駕之前,豈能開口閉口,儘是粗言鄙語。朝議國政重地,又豈可討論這些事?你二人先歸班列,等陛下禦決其它國事之後,派人詳查,再行分辨此事真假。”

吳煜一聽,這是想糊弄過去的節奏,立時不依。矛頭卻直指禮部尚書胡濙。“大宗伯,此事合該您管,您說說,震動京師的輿情,此事究竟算不算得上是國政。”

吳煜也不知今日來時吃了什麼,火氣竟大得很。不僅當麵駁了王振,還把行在禮部尚書扯著下場。

胡濙曆經四朝,資曆絲毫不輸‘三楊’。

且與三楊一般,同是先皇托孤重臣。

隻是這位老倌,時常犯迷糊,對一些朝廷大事向來關心的少,倒是老扯著一些旁枝末節不住的上折子稟奏。

尤其去歲,行在禮部的堂官正印都一連丟失了兩次。

以至於這一年來,胡濙官聲確實下降了不少。

此時他被吳煜當眾點名,老大人登時有些懵。或許他也沒想到,這事情還能扯到自己身上來。

他正打算上前,班列中卻轉出一人來——行在禮部左侍郎王直。

他是行在禮部佐官,此時出列回複吳煜對禮部質疑,也算得上正合適。

“吳僉院要議此事,且言此事是國政。”說到此處,他停了下來。

“怎麼?少宗伯覺得我吳某人說的不是事實?”

吳煜瞪著兩隻黑乎乎的眼珠子,此時狀態,正和那日放言要和王山肉搏時的神態,簡直如出一轍。

於康一直以為,朝堂上皆是忌憚王振的大臣,沒想到這位白白胖胖的吳禦史,偏偏就是個不一樣的,之前確實有些看走了眼。

奈何王直卻毫不理會吳煜的質問,而是大禮參拜金台禦帷上的朱祁鎮。…。。

“陛下,此事本來隻是小事,但如今輿情來勢洶洶,臣也耳聞不少,劉禦史是否真的做了那等事,的確影響朝廷聲譽,臣懇請陛下詳問此事後,著通政司印發邸報,平息輿情。”

朱祁鎮麵色微沉,說道:“這點小事,有必要麼?”

接著,他轉而看向王振:“王先生以為如何?”

他當朝問出這句話,儘管此種情景已經屢見不鮮,但站在文武班列最前,不發一言的那幾位,還是在此時不約而同的看向了金台禦帷旁,侍立在陛下身側的王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