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好大的諷刺啊!
王振憶起早年,他科舉之途舉步維艱。
後來朝廷有了詔令,他一狠心,去了勢入宮做了宦者。
他一心向往科舉,卻最終變成不男不女的閹人,被士人瞧不起。
他辛辛苦苦,費儘心力才將於謙送入牢中。此刻,竟因為一首詩,自己所做一切,都成徒勞。
這一刻,他的心中怨憤之心愈加充盈。
也不隻是嫉妒,還有希望落空後的失落,亦或許兩者都有。
總之,王振此刻即對於謙殺心大起,又對階下跪著的,在這個‘最恰當’的時刻,背詩的於謙養子,殺心同樣大起。
……
至於被王振嫉恨的於康,此時似還未從情緒中緩過來。
直到身後不知是誰,輕輕拽他衣甲下擺,他這才回過神來。回道:“此乃父親諄諄教導,臣不敢作假,亦做不得假。”
朱祁鎮盯著於康的臉,仔細端詳。
於康毫不避讓,目光清澈如泉水。
於康也不知為何,突然也起了和父親同樣的心思——這位皇帝陛下,畢竟還小,隻是個孩子。但是轉瞬,他又將此念頭甩出腦海。
階下眾臣,都在等待皇帝陛下的回應。但此刻,朱祁鎮卻靜靜坐著,沒有任何回應。
階下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階上王振卻對陛下此時內心,摸得一清二楚。他知道,陛下此刻在於謙這件事上,動搖了。
甚至可以說,於康誦出這一首於謙所作的詩,逆風翻盤,得了陛下聖心。
王振也知道,無論如何,這一遭,自己輸了。
太皇太後將陛下宣至慈寧宮,對陛下說了許多於謙和先皇之間的往事,這本就讓陛下對於前印象有所改觀。
即便後來孫太後和他默契謀劃,但陛下畢竟也不是毫無主見的昏君。
於謙這首詠誌的詩,恰逢在朝堂之上,被於康當著所有臣子的麵詠出,若於謙不是此等為人,以後自會身敗名裂。
於康此舉,當是對他父親知之甚深,從心裡絕對相信父親為人、為官之道。
也相信他父親,所行所想,始終如一。
可是為何,這一切會那樣恰到好處。可若說有人暗自操縱,故意安排,他卻有些不信。
他心裡感歎,“便是木德公那樣的能人,也做不到如此吧?”
王振心中起了各種念頭,直到身邊朱祁鎮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這才將他從這些念頭中,重新扯回朝堂。
“王先生,你覺得此詩如何?”
王振心中儘管百般不願,也知道此刻萬萬不能掃了陛下興致。但他話出口時,仍是保有餘地,隻評詩,不評人。
這也是他最後的一絲執念。
“陛下,單就此詩而論,卻如南楊先生所講,誌向氣節儘顯。”
朱祁鎮點了點頭:“朕亦有此感。”
過了片刻之後,朱祁鎮對王振招了招手,示意他附耳過來。
王振遵從旨意。
隻是朱祁鎮開口時,王振眉頭越蹙越緊。
勒愚驢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