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建學堂林衝製筆墨(1 / 2)

待防禦工事建造之事稍有頭緒,林衝又親自領士卒數十人,深入少華山中,於其間尋覓良久,終得一處靜謐平坦之地,此地青山環抱,清泉潺潺,實乃清幽之所。林衝決意於此搭建一處簡易學堂,以育山中孩童。

想著山中數十名孩童,平日裡多是在山中嬉鬨玩耍,大多數時間裡都是無所事事,虛擲光陰。

林衝還是本著孩子就是未來,孩子就是希望的傳統觀念,希望這些孩子在幼小的時候也能學些最基本的知識,能受到最起碼的教育,不願見這些孩子於懵懂中渾渾噩噩。

雖身處綠林,亦盼他們能受些教化,日後不論於公於私,皆能有所作為。

此議一出,山中眾人都覺得此舉極好,特彆是那些孩童的父母,聽聞落草為寇之地竟能有私塾就讀,且男女皆可入學,直如喜從天降,感恩戴德自不必說。

隻可惜山中除了林衝、朱武外,再難覓學識淵博之人了。

林衝本欲按記憶中的現世教材編製出一套簡易版教程,妄圖打造一款迷你版的黃埔軍校,以育英才。

但奈何自己現下事務纏身,又要料理山上山下諸多雜務,實在抽不出身來編製教材,無奈之下,隻得先請張氏暫時代為授課,教授孩童們識字、寫字。

為日後接受更高等的教育打下基礎。

由於張教頭年輕時無比開明,使得張氏早年間也讀過幾年女子私塾,隻不過學的儘是些《女誡》、《女論語》等女訓書籍。

但好在尋常文字張氏都還識得,教授這群從未經翰墨熏陶的孩童,自是綽綽有餘。山中缺少筆墨紙硯,林衝便命人去山中取些白樺樹皮,精心修整一下來代替紙張。

又遣人摘取烏桕樹葉、樹皮、果實,細細搗碎,兌入清水,濾去殘渣,充為墨水。

毛筆倒是無需用其他材料代替。

山中所獵野兔、黃鼠狼極多,身上毛發大多無用,後山又是成片竹林,因此山中毛筆倒是極易製作。

在給山中孩童每人發放一支後,林衝覺得這倒是個不錯的商機,便著山中人等閒暇時多做一些,以備日後之用。

料理完學堂之事,林衝隻覺身心俱疲,仿若身軀將散。

這些時日,雖無兵戎相見,亦未大動乾戈練兵,然少華山各處事務皆需他定奪:防禦工事、組建學堂、製作筆墨紙硯、複建史家莊、華陰芮城二縣的規劃……

樁樁件件,皆不容輕忽。

幸得每晚忙碌過後,皆有張氏溫婉相伴,為其助浴按摩,方使自己能稍解疲憊。

否則,即便是所謂八十萬禁軍教頭,恐怕也要被這597工作製折騰得過勞而死。

是夜,林衝愜意地依靠在浴桶內,水汽蒸騰的浴桶中,尚有乾花數朵,清香嫋嫋。這些乾花還是自己剛來少華山時,張氏無聊,為打發時間時所采摘、晾曬。…。。

細細算來,踏入這水滸世界已近半載,自汴梁一路輾轉,依計而行,終至這少華山上,所幸諸事順遂。

但張氏跟在自己身邊這半年,卻著實辛苦,一個婦道人家騎馬奔波千裡,顛沛流離,連一輛像樣的驢車都沒有。

末了,也隻是在這荒無人煙的少華山中草草安家,委實令人心疼。

林衝心中滿是愧疚,甚是過意不去。

意念及此,林衝拉著張氏正在為自己揉捏肩膀的玉手,誠摯道:“娘子,這半年隨我在一起著實讓你受委屈了。日後待我功成名就之時,定然不負娘子今日一番深情厚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