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審嫌犯李風陳往事(1 / 2)

眾人回到縣衙,林衝命人將蒼髯老者押解入審訊大堂。

因曾目睹這老者施展詭異法術,眾差役仍心有餘悸,因此不敢給他鬆綁,將他手腳反綁著扔在冰冷的大堂中央,如同待宰年豬一般,僅是將他口中布條抽出,以便答話。

林衝雖無官職在身,但堂內差役幾乎都是原本少華山士卒改編而來,均認得林衝。而真正的知縣張雍,這會兒估計應該還在自家府內高枕之中。

林衝索性徑直上前,坐在張雍的位子上,猛拍驚堂木,喝道:“堂下之人,報上名來!你為何會出現在馮二居所,又為何施展妖術傷人?前日那左俊可也是死在你手?”

林衝雖從未審過疑犯,但狄仁傑、蘇無名之類的電視劇還是看過不少的,當下便依葫蘆畫瓢,學著影視劇裡的模樣喝問起來。

那蒼髯老者雖被麻繩緊緊捆綁,卻依舊倔強不屈,冷哼一聲,道:“老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李名風。

老夫本是這華陰縣普通百姓,多年前曾與妻子女兒居住於望嶽街西邊儘頭的那棟屋內。

平日裡以製作鐵器為生,日子倒也過得不錯。

當年,宋神宗即位後,任用王安石為相,推行變法圖強之舉,這本是件好事,我們老百姓的日子也肉眼可見得一天天好起來。

但未曾料到,朝廷有錢了,就變得不再安分,試圖奪取熙河地區,戰爭也就接踵而至。

隨後,王相命知州韓絳統兵建撫寧、囉兀城,期望以此為據點占據橫山地區,進而向西夏發起主動進攻,以收複失地。

老夫便是在那時,被強行征召入伍,參與修築撫寧、囉兀二城。

二城修築完畢之後,朝廷卻並未放我等歸家,而是令我等就地守禦。”

李風舔了舔嘴唇,麵露嘲諷之色,繼續說道:“城雖築得牢固,但朝廷統兵之人昏庸無能,胡亂指揮,在與西夏的作戰中並未討得好處,反而被西夏反攻了過來。

到了熙寧四年,西夏軍隊攻破了撫寧、囉兀二城,我也於此戰中不幸被俘。

本以為今生也就到此為止了,但萬幸的是西夏人對我等被俘之人並未太過嚴苛,反倒禮遇有加。

最差的也不過是加入西夏軍伍,成為“撞令郎”,派往前線作戰,而兵士待遇和大宋相比甚至還要稍稍好些。

我本是鐵匠出身,略有技藝傍身,而西夏鐵匠奇缺,故而西夏人給我的待遇尚算不錯。

不但將我留在興慶府,還封了我個鐵工院都監的差事,工作清閒,每個月還有些銀兩可領,隻是嚴禁我與家人聯係,每月書信、個人動向全部會被西夏人密切監視。

西夏人這般行事,目的便是將像我這般的手工匠人牢牢束縛在西夏,心甘情願為他們打造兵器。

末了,還賞賜給我一名擄來的大宋女子。…。。

我雖表麵佯裝歡喜,接受了西夏人給予的一切,但心中無時無刻不掛念著華陰城中自己的妻子女兒。

在西夏待的時日愈久,思念之情便愈發濃烈。

終於有一日,鐵工院命我前往熙河地區采購鐵礦,恰好遭遇宋廷在熙河附近與吐蕃部族激戰。

我們的采購隊伍很快便被衝散。我本欲趁此機會偷偷潛回宋境,但不料宋軍見我身著西夏服飾,便向我追殺過來,根本容不得我半句解釋。

當時我身中數箭,眼看命不久矣。萬幸被路過的一名“本波”所救。”

李風說到這裡,看著堂上眾人一臉疑惑,隨即解釋道:“本波便是吐蕃族的巫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