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S-?8計算機周身散發著冷峻的金屬光澤。
複雜的主機和控製台,以及操作要用的電傳打字機。
最前排的,幾乎都是年輕的科研院員。
他們身著樸素的中山裝,眼神裡滿是好奇與疑惑,交頭接耳地議論著這個陌生的龐然大物。
與此同時。
乾教授也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操作方法。
在場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們多數都是理工男。
哪怕第一次接觸計算機,但是有乾教授這麼仔細的講解,理解起來也很快。
正當大家聽得入神時。
角落裡一個年輕的聲音冒了出來:
“乾教授,我有個疑問……”
“咱們大夏國有傳承千年的珠心算,算盤劈裡啪啦一打,那計算速度也不慢啊!”
“為啥非得擺弄這大家夥?咱好多人對它還摸不著頭腦呢。”
說話的是小劉,一個剛從算盤之鄉來的小夥子,也是項目團隊中的計算人員。
眼神裡帶著幾分倔強與對傳統算盤的自豪。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點頭。
實驗室裡響起一陣嗡嗡的討論聲。
不少人附和:
“是啊,從小就練算盤,熟得很,不見得比這計算機慢。”
“這新玩意兒看著就費勁,有學它的工夫,用算盤和珠心算,早就算完好幾頁數據了……”
“……”
現場的氣氛頓時尷尬了。
小劉說出來了許多人不敢說的話。
說實話,大夏國傳統的算盤,可以進行加減乘除甚至開方等多種計算方式。
對於計算人員來說,算盤從小就是必修課。
而且各個都是使用算盤的專家,閉著眼睛都能劈裡啪啦盲打。
計算速度已然相當快速。
而熟練掌握珠心算的人更是能在心裡放一把算盤。
看到題目不用拿出算盤,就能將答案說出來。
再看計算機。
即便是見多識廣的乾教授。
麵對操作的不是很多的計算機。
也隻能用目光不停尋覓,然後用兩根手指慢慢的一個一個的按下。
如果要算一頁數據,他們有信心,在乾教授剛按完前幾行的算式之前,就已經將答案利用算盤算出來。
所以他們不理解為什麼要使用這東西。
用大家已經用的很熟練的算盤不好?
這何嘗不是一種對西方技術的盲目信任?
乾教授微微凝眉。
他看出來,大家有對熟悉工具的依賴,也有對未知新技術的抵觸。
但這是人之常情。
畢竟人都想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
可對於科研人來說,這是不對的想法!
世界在發展,科技在進步。
每一天都是日新月異的變化。
如果科研人連新的科研工具都抵觸,談何追上雄鷹帝國和大熊帝國?
乾教授耐心的說,“小劉,你說的沒錯,咱們大夏國老祖宗五千年的算盤,的確是計算領域的一個重大的發明,也極大的推動了計算的發展,我們用起來也是手到擒來……”
“可是,這段時間大家也應該有所感受,計算團隊為了完成每天的計算任務,日以繼夜的工作,但人畢竟是人,是需要休息的,誰能做到二十四小時高速運轉,還能保證不出錯?”
眾人語塞。
小劉也說不出來話。
人會感到疲憊,有時也會出錯。
他們是有經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