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柏立刻對中海造船廠的技術專家和核心技術人員說:
“咱們要好好研究一下,如何將計算機運用在我們日常造艦船的更多領域上。”
“要讓關聯度更加緊密!”
“計算機的出現給我們有一個很大的提醒。”
“時代已經不同了,我們造艦船要更多向科技、向數據去靠攏,不能再單純靠咱們以往過去對造船的經驗來判斷。”
“就像龍工研發製造的052c導彈驅逐艦,那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超越我們的不是一點半點,而是超越了我們幾個時代。”
“靠的就是更先進的研發方式,和強大的數據分析以及統籌能力。”
“同時這也是我們追擊發達國家艦船的一個重要方式,我們必須利用好李玲姐給咱們的這麼好的工具!”
“所有人都要學習計算機,而且要集思廣益,看看還有什麼咱們沒有想到的方麵能夠用計算機來做的,比如電子化平台!”
“是!!”
唐建柏的講話讓大家心潮澎湃。
感覺未來又充滿了更多的變數。
而這些變數是有利於他們大夏國的。
大夏國想要在工業和軍事領域追上甚至超過發達國家。
還真不能靠一板一眼的搞研發。
必須要另辟蹊徑,才能實現彎道超車。
否則他們在快速發展的時候,人家工業技術更完善的發達國家也在發展著,而且發展的速度比他們還要快。
想要超過他們,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這大概就是龍工把計算機教給他們的目的。
就是要帶給他們“變數”!
太良苦用心了!
如果不是真的對大夏國的工業發展有著深思熟慮的思考。
恐怕還真不可能耗費巨大的心力,將這種本屬於未來的技術,提前帶給他們。
每一位技術人員眼中閃爍著對計算機技術的渴望。
會議室裡,討論聲此起彼伏。
每個人都在為如何將計算機技術,更好地融入艦船工業而獻計獻策。
“我們可以建立一個虛擬的艦船模型,通過計算機模擬各種海況下的性能表現。”
一位年輕的工程師興奮地說道,他的眼中閃爍著對新技術的熱愛。
“對,我們還可以利用計算機進行材料的疲勞分析,提前預測哪些部位需要加固。”
另一位資深專家補充道。
唐建柏笑的很燦爛。
好啊,真好!
他越來越期待傳統技術和現代最新技術的結合,能夠產生多大的科研成果?
最關鍵的是,大家的討論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更是思想上的突破。
他們不再局限於傳統的經驗,而是勇敢地邁向了科技的前沿!
對科研人來說,敢想才能敢做!
就像龍工能把計算機研發出來一樣。
在此之前,大家國的絕大多數科學家都不敢想象,自己國家能造出來計算機。
但是龍工感想,所以他成功了。
……
……
收到了計算機的各個研究所和兵工廠。
大家的情緒非常的高昂。
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工具。
在計算機的背後還隱藏著一個更廣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