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還不能保證項目一定會成功。
一旦失敗了,那就會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是非常重要的外彙損失。
所以搞進口是現在大夏國工業發展的一個主流。
即便有了他,這一點也沒有改變多少。
也許進口能解決現在的燃眉之急。
但是未來呢?
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好。
大夏國想要徹底站起來,就不可能隻靠進口。
否則話語權就在對方的手裡。
前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隻要雄鷹帝國那邊的一個禁令,大夏國的高科技產業就得停擺。
眼睜睜的看著雄鷹帝國的高科技產品占領大夏國的更多市場份額,卻無能為力。
一旦話語權掌握在對方的手裡,那對方一個不高興就會伸出手卡住你的脖子。
這是非常嚴重的後果……
龍晨思考了很久。
“所以命脈還是在製造業!”
龍晨畢竟來自於未來。
他的觀點和思路都是從結果而倒推的。
而且在此之前已經提出了一些領域的建設。
比如鋼鐵、能源、材料、機械等……
目前也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著。
不說一天一個變化,但至少比前世要發展的快得多。
目前各個兵工廠和研究所初步反饋來了一些計算機的應用場景。
但畢竟大家還是第一次接觸計算機。
其實和他們自己本領域的項目之間還是有一層“隔離”屏障。
比如現在大家普遍認為計算機,可以用在計算的方麵比較多一些。
但實際上他知道計算機能做的遠不止這一點。
鋼鐵廠用計算機計算什麼?
年產值?
季度產值?
月產值?
這些根本就不需要計算機來算。
而這樣的問題,其實在很多兵工廠裡都會有。
大家拿到了計算機,但是更像是把計算機“供”了起來。
無法壓榨出計算機的全部潛能。
這就使得,計算機無法真正的融入到大夏國的工業體係框架之中。
龍晨思索著。
發達國家的製造業先進,還有一個原因。
他們率先掌握了數控機床,並且在數控機床方麵研發投入巨大。
技術水平相當高,而且一直領先於國內。
後來,雖然大夏國有了一些先進的數控機床生產企業,但整體技術水平還是非常落後,產品落後於國外同類產品至少10~15年以上。
在之後的全球貿易化來到後,使得大夏國的產品在全球競爭中不占優勢。
而數控機床水平的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計算機水平!
想到這裡。
龍晨眼睛瞬間變得雪亮。
對!
切入點就是數控機床。
數控機床又被稱之為工業母機!
是一切技術誕生的根本!
也是將計算機和大夏國工業框架,完美契合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龍晨的心情非常激動。
他立刻讓係統拿出一些數控機床的方案。
數控機床在後世已經迭代了很多。
但能用在現在大夏國的,絕對不多。
所以他得好好挑選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