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合金刀具,裂了……(2 / 2)

小聲議論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有人忍不住問道:“龍工,這種滲碳和鍍鉻的工藝,我們在實驗室裡倒是做過一些嘗試,但效果不太理想,您有什麼特彆的方法嗎?”

龍晨笑了笑,說道:“關鍵在於工藝參數的控製。”

“滲碳的溫度、時間以及鍍鉻的厚度,都需要精確把握。”

“我建議你們在滲碳時,采用分段升溫的方式,並且在特定的氣體環境中進行。”

“鍍鉻時,嚴格控製電流密度和鍍液的溫度,這樣才能保證鍍層的均勻性和附著力。”

在龍晨詳細地講解完每一個細節。

哈工大團隊的眾人低著頭奮筆疾書。

認真記錄每一個要點,生怕遺漏任何一個關鍵信息。

收獲匪淺啊!

怪不得老廠長叮囑他們。

到了大北兵工廠後,一定要認真學習。

把學習成果帶回到哈工大。

要珍惜和龍工交流的每一分鐘,每一句話!

說不定龍工隨後的一句話,就能幫他們打開天窗!

一開始,他們還覺得的是老廠長誇張了。

現在看來,是他們井底之蛙了!

……

哈工大團隊和龍晨進行深入交流的兩天後。

立刻帶著學習成果,趕回哈工大。

迅速投身到緊張的工作中。

老廠長看到龍晨給到的建議後,也是如獲至寶。

立刻雷厲風行地將團隊分成多個小組。

分彆負責機械反饋裝置的製作、刀具改良工藝的實踐以及整體機床改造方案的整合。

負責機械反饋裝置製作的小組,一頭紮進了堆滿零件和圖紙的工作室。

他們根據龍晨的設計思路,在圖紙上反複推演,對每一個齒輪的齒數、每一根杠杆的長度都進行了精確計算。

為了找到合適的精密齒輪,他們跑遍了哈工廠的各個配件廠。

終於找到了他們能用的尺寸配件。

回到研究所,大家又爭分奪秒地對齒輪進行加工和調試。

工匠緊盯著卡尺,小心翼翼地測量著齒輪的尺寸,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

“這精度必須得控製在0.01毫米以內,不然就會影響整個反饋裝置的靈敏度。”

工程師在旁邊小聲說,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生怕影響到工匠。

經過數小時的努力,第一個齒輪終於加工完成。

大家看著這個凝聚著心血的零件,都長舒了一口氣。

在另一間實驗室裡,負責刀具改良的小組正在進行著一場與材料特性的實驗。

嚴格按照龍晨提出的滲碳和鍍鉻工藝參數,有條不紊地操作著設備。

當高溫爐門緩緩打開,取出經過滲碳處理的刀具時,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然而,第一次的嘗試並不順利,刀具表麵出現了細微的裂紋。

眾人立刻沉默,甚至有些沮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