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涇原兵變(1 / 2)

第二天,派人委托縣官找了兩位民婦給孩子隨行哺乳後,李泌一行人就繼續出發了。

看著熟睡的霍子玉,想到他長大的使命,李泌內心很是愧疚。年輕的時候,他自己自負才華出眾,可以治國安邦,但是卻親眼看著安史之亂爆發,生民塗炭,後來雖然與郭子儀等人平定了安史之亂,卻也無力改變天下大勢,眼看著大唐一天天的衰敗下去,如今留給這孩子的是一個實打實的爛攤子。

大唐開國以後,經過太宗、高宗、武則天三朝努力,消除了周邊少數民族威脅,以博大的胸懷,融合天下各族精英、舉國同心,終於在玄宗朝開元年間,國力達到鼎盛,疆域也達到了曆朝最大,各行各業繁盛,加之大唐曆來喜歡藏富於民,一時間國強民富,引得萬國來朝。

可惜後來玄宗開始變得昏庸、寵幸奸佞,又加了十道節度不說,也不再嚴格執行節度使換防,默許世襲罔替;不再限製兵員,使得節度使權力與勢力越來越大。最重要的是,他封了安祿山為三鎮節度,任由他借改革之機在朝中大肆結黨。

玄宗他太過於信任安祿山,不,確切地說,是全天下人都太信任安祿山了,以至於引發了安史之亂,曆經玄宗、肅宗、代宗三朝,方才平定,可惜此時天下節度使已經坐大,加之宦官**、朝堂內黨爭不斷,大唐一直到如今德宗朝,都沒有削藩成功。

就在前年,建中二年,德宗決心削藩,卻引發了朱滔、田悅等藩鎮叛亂,去年派去平叛的李希烈也被朱滔等人策反,一起叛唐了。更可怕的是,就在八月,前去平叛的朝廷主力,被李希烈打敗,一觸即潰,眼看長安不保,德宗這才請自己出山。

如今的大唐真的是已經危在旦夕了。

就在李泌閉目思慮之時,遠處一匹快馬迎麵趕來,一陣喧囂後,隻聽得外麵有人朗聲道:大人,朝廷急報,涇原節度使姚令言麾下士兵嘩變,皇上被逼移駕奉天!

“什麼,涇原兵變?!”李泌心下一驚,一掀轎簾急忙問道:“怎麼回事?”

“回稟大人,涇原兵本是去增援襄陽,經過長安時向朝廷討要封賞,但是京兆府隻給粗米,於是士兵嘩變,涇原節度使彈壓不住、皇上加賜布帛也未能平息,涇原兵擁立反將朱滔的兄長朱泚為帥,攻入長安,皇上在大內霍總管保護下,移駕奉天!”

李泌聽後,心中波濤翻滾,短暫思考後立刻叫人拿來紙筆,飛速寫下三封書信,拿著其中一封,叫來二人吩咐道:“你們二人,立刻帶上這封書信,前往定州當麵交於李晟老將軍,請他即刻回兵勤王,對策已在信中說明。”

李泌再拿起另一封書信,又叫來二人道:“此封信,你二人速速帶去交給朔方節度使李懷光,請其即可帶兵勤王。”

“喏!”四人帶信上馬就分頭出發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