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子玉接旨後,簡單與李文悅、王建說了一下對不良人組織百姓參加公審的安排,二人都點頭稱是。
王建道:“我剛和文悅聊了一下,基本確定了安排,不過公審的時間沒定下來。”
霍子玉問道:“公審時間有什麼問題麼?”
王建笑道:“後天可是小年,張茂昭還會進宮麵聖,我們那天公審不好吧?”
霍子玉笑道:“小年又有何不可?能當著張茂昭的麵殺人就更好了,嚇死他個老小子!”
王建笑道:“這麼說的話,倒也無所謂了,剛好我們可以給他個下馬威,而且依照今上的脾氣,那天公審可能他真的會去!”
霍子玉笑道:“是,他肯定會去!”
李文悅笑道:“這麼說,那我這就去安排斷頭台和現場。”
霍子玉道:“這些你就不用操心了,讓不良人去做,你跟著去配合下,然後明天找人執行軍法就可以了。”
李文悅聞言笑著領了,他自從參知軍事以來,這麼多年,一直想嚴明軍紀,但是每次長官都含糊其辭的不了了之,讓他很是感覺挫敗,如今終於有機會一展拳腳,心情很是激動。
霍子玉安排完事情,就回家了,薛濤下午被嚇住了,見霍子玉回來,連忙問一問,霍子玉怕她擔心,隻是簡單跟她說了說,連後天公審都不許她參加,說是太血腥,不適合她觀看。
薛濤知道霍子玉也是為了她好,擔心她看了行刑,心理不適,於是答應了,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幾乎全長安的百姓都知道了兩個大消息。
一是德宗皇帝決定解散不良人,由於不良人這幾年因為強拆和催收高利貸,名聲有點不好,所以有人鼓掌歡迎。
二是大家發現每坊布告上都貼著一張大字海報,說是禁軍一師,橫行不法,公然搶掠大唐與彆國客商,陛下震怒,有從前被搶過的,歡迎去京兆府舉報,後天他們將在西郊校場公審這些兵將,歡迎所有人前去,落款就是軍法司司長霍子玉。
百姓們議論紛紛,將信將疑,這些年官官相護、兵將橫行不法,大家都習慣了,敢怒不敢言,舉報了反而被報複。
當然,也有很多人卻不這麼認為,與眾人道:這布告落款可是霍子玉,霍子玉是誰?德宗親封的大唐詩神、二師師長、大唐武魁,還西城公審處死了在宮市禍害百姓長達七年之久的劉期,其人說一不二,清正廉潔,他既然說邀請百姓都去圍觀,那當場指證,也不會有危險。
眾人聽了,紛紛稱是,於是躍躍欲試。
不過還是有人表示半信半疑,說道:那些兵將可都是張秉良麾下的兵,張秉良是誰?德宗最寵幸的妃子張貴妃的親二哥,張貴妃去歲剛生了小皇子,母憑子貴。張秉義和張秉全還在潼關擁兵六萬,不可小覷。
所以,雖然皇帝看起來還挺震怒,要求徹查,但總不至於因為這件事就處死張秉良,隻要張秉良不死,將來張家報複起來,尋常百姓誰扛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