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看了看賈耽、楊良瑤,然後又望向霍子玉道:“子玉,你知道當時的劍南節度使嚴武是怎麼起家的麼?”
霍子玉雖然對唐朝曆史頗為了解,但是對嚴武還真不怎麼了解,他怎麼起家的,更是不知道了,於是搖了搖頭道:“子玉不知,陸爺爺,您請說。”
陸羽一捋胡須,帶著一絲鄙視的神色道:“嚴武他是靠著父子兩代人巴結恩師才爬上去的,那時候,恩師府外,對,就是你現在住的那個宅子,以前大門外有一個巨大的狗窩,裡麵養著一隻細犬,他們父子倆那時候真的是天天守在那個狗窩邊上,就等著恩師出門好巴結恩師。時間久了,門外的狗都認識他們父子了。
有次下大雪,我們和恩師出門就見到他們父子倆在狗窩裡抱著狗,恩師詢問,他們說是覺得天冷,怕狗凍著了,哈哈哈,你說,這種事都做得出來,他們父子又是什麼樣的人?不過,這事當時也就我們師徒和李白、杜甫他們知道。
詩聖在劍南被嚴武聘為參軍的幾年後,有次巴蜀名人雅士聚會,詩聖也在,誰知宴會上的春酒很好喝,詩聖一時貪杯喝多了,就把他們父子抱狗這個事說了出來,讓嚴武極度沒有麵子,差點當場殺了他,還是嚴武的母親以‘不能殺聖人’之名,勉強勸住了嚴武,巧合的是,嚴武當天晚上就氣病了,沒過幾天就死了。詩聖擔心自己被嚴武的兒子嚴隨報複,隻能逃離劍南,又過起了漂泊的日子。”
霍子玉對這段曆史倒是比較了解,陸羽的講述,與曆史還幾乎一致,隻是曆史書從沒說過嚴家父子抱狗巴結安祿山一事,於是追問道:“再後來呢?”
陸羽歎道:“再後來,先代宗大曆十三年,我在衡山附近遇到過魏萬,就是李太白破例收的徒弟魏萬,他告訴了我詩聖離開劍南後的一些細節。
他回憶說,大曆四年(公元770年)的秋天,他在湖南衡陽一帶遇到了詩聖,他見詩聖窮困潦倒,急忙詢問緣由,詩聖說自己在劍南的時候,日子過得還行,於是經常用恩師送他的銀子救濟周圍的人,所以逃出劍南的時候,身上銀子幾乎沒什麼銀子。不過當時魏萬身上銀子也不多,也就幾十兩,但想到若不是當初他把恩師給他的錢大多給了自己師傅李太白,也不會那麼潦倒,於是隻給自己留了幾兩路費,其它銀子都給了杜甫。
不過說來令人感歎,也就是在這時候,詩聖聽魏萬說詩仙李白葬在安徽當塗,老淚縱橫,他告訴魏萬,他自感大限已到,本想回老家河南,但既然李太白安葬在當塗,他不能讓詩仙孤單了,於是提出想過去當塗找詩仙後人、死後與詩仙墳塚比鄰。不過可惜,據說那年冬天,他在去嶽陽的路上就病倒了,後來很快就去世了。”
霍子玉聞言,不禁黯然,杜甫真的是一生淒涼,為數不多的歡樂時光或許就是跟李白、高適相遇以後的時間吧,那時候有安祿山保著他,衣食無憂,每天在長安喝酒吟詩。
不過,可歎的是,即使強如安金滿,為了防止他窮病而死,提前給了他五千兩銀子,終究也沒能改變詩聖最後病餓而死的命運!或許,如果不是他分給李白三千兩,最後也不至於那麼潦倒?但是,如果不把大部分銀子給詩仙,那就不是詩聖了,作為兄弟,杜甫對李白真是沒得說!
這時候,陸羽繼續道:“詩聖病逝的時候,我還在南詔國,後來我聽說詩聖病逝嶽陽,就趕緊去了嶽陽,嶽陽縣令告訴我,詩聖既想河南老家,但是又想去陪伴詩仙。於是,在嶽陽縣令的幫助下,我把詩聖的屍骨運回了洛陽的北邙山,然後去當塗把詩仙的屍骨也運到了北邙山,一墳兩棺,也算圓了詩聖的遺願了。”
賈耽此時插話道:“難怪我後來去當塗,縣令告訴我李太白屍骨就在那裡,但是當地百姓告訴我李太白的屍骨早就不在了,原來是被你運到北邙山了,不過也好,一來圓了詩聖回河南老家的想法,二來也讓詩仙詩聖終於能終日相伴了。”
陸羽點了點頭,說道:“十幾年前,我在河南許昌遇到過詩聖次子杜宗武,他跟我說了更多細節,原來,當初魏萬給詩聖的銀子,他幾乎都給了妻子,由妻子帶著杜宗文、杜宗武回了洛陽老家,自己幾乎是流浪著去當塗的。杜宗武說想等將來有錢了,親自把詩聖的墳從北邙山遷到偃師,我說北邙山本來就在洛陽,何必再折騰?不過杜宗武說詩聖沒遇到魏萬前,是想回偃師的,然後把墳安置在偃師的首陽山,比鄰先祖杜預的墳墓。我當時想著,宗武是詩聖親子,他想遷那就遷吧。”
霍子玉聽到這裡,點了點頭,關於杜甫的墳,傳說有七八座,後世湖南的耒陽和平江一直爭吵詩聖究竟死在了誰的地麵上,兩地還都堅稱自己地界上的詩聖墓是原墓。
不過,霍子玉後世去過洛陽,洛陽的北邙山確實沒有詩聖杜甫的墓,如今聽陸羽的敘述,看來偃師那座最有可能是真的,而且史載杜甫的孫子杜嗣業曾把杜甫的屍骨運回偃師,路上還遇到了大詩人元稹,讓元稹給杜甫寫了墓誌銘。後世詩聖在偃師的墓,就坐落在偃師的首陽山,不過究竟首陽山的墳墓裡是否真有杜甫的棺槨,這就不知道了。
就在此時,賈耽問道:“老陸,你遇到杜宗武,有沒有把詩聖留下的詩稿帶回來?”
陸羽聞言,這才惋惜道:“彆提了,我當初去嶽陽的時候,當地的縣令就說沒見到杜甫的詩稿。而後來杜宗武說詩聖的詩稿在湖南,至於在耒陽還是平江,亦或者其它地方,他也忘了,你想,他都不知道,我怎麼找?”
賈耽歎道:“那實在可惜了,”說完對霍子玉道:“子玉你可能還小,不知道,恩師當初遇到杜甫以後,就一直稱呼杜甫為詩聖,但是杜甫留下的詩作卻極為有限,我們也知道他確實有才,但是一直覺得詩聖之名倒是有些過了。”
霍子玉聞言,這才想起來這事,賈耽說的確實不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