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華夏國運(2 / 2)

霍子玉奇道:“那就有點奇怪了,這麼說的話,我師父應該是傳教的那個人,為什麼沒有聽說世上有兩個青史留名的大人物鬥法呢?”

陸羽微笑道:“是這樣的,鬼穀門隻有在亂世才會同時培養三個人,不是亂世的時候,一般隻收一個學生,傳承師門。”

霍子玉聞言點了點頭,賈耽此時插話道:“不過我之前跟老顧聊天,他說最近五十年來,天機有些紊亂,他占卜到的信息也隻有一些零碎的信息有用,按他的說法,大唐和華夏整體上是否極泰來之相。”

霍子玉道:“請問爺爺,否極泰來是什麼意思?”

陸羽道:“就是字麵的意思,大唐和華夏會衰落到極致,然後才會迎來真正的複興。”

霍子玉聽陸羽說完,不禁思索起來:按照後世所學的曆史來說,大唐否極泰來之說是站不住腳的,唐朝從建立,再到玄宗開元年間達到鼎盛,後來在安史之亂後就一直在衰敗,玄宗朝以後,隻有憲宗與宣宗短短二三十年得到了喘息之機,但很快陷入更大的內耗,直到滅亡。

既然大唐國運的“否極泰來”一說靠不住,那華夏的國運似乎更符合“否極泰來”一說。

華夏在經過唐朝的盛世後,封建製度的繁榮也達到了鼎盛,後來的所有王朝,再也沒有達到過這種鼎盛,不管是宋、元、明、清。大唐的鼎盛,是一種幾乎全方位的鼎盛,無論軍事、文化還是直管實控的疆域,都是曆代政權的最高峰。

宋朝財富、文化還行,但是軍事薄弱;元朝看似疆域遼闊,但都是四大汗國附屬國的領域,元蒙政權實控區域隻有華夏這一塊,當然,元朝對中華文化的摧殘遠遠大於對中華文化的貢獻,蒙古人對各國、各族人民以及文化的野蠻與殘忍,是全世界文明的噩夢,並不值得中國人驕傲。

明朝勉強吧,軍事、文化、疆域都屬於中流水平,其氣節倒是值得稱道;滿清就不說了,除了收複西域和台灣以外,幾乎沒有彆的優點:對外敵阿諛、對百姓殘忍剝削,推行奴化、愚弄政策。捂住百姓的眼睛,不讓他們看世界,全民沉浸在中國最偉大、最強大的夢中。更可恥而又可恨的是,以修四庫全書為名,係統而全麵的焚毀全國書籍,這是中國長達兩千年的時間裡,對中華文化最凶殘的一次摧殘,這樣的王朝,無怪乎國民都背棄它,甚至自發幫助老外攻打它。

哪怕封建製度結束後,作為資本主義的國民黨,作為社會主義的新中國,都沒能達到唐朝的強大,霍子玉穿越的時間是2021年元旦,那時候,中國人能吃飽飯、不餓肚子,也才四十年而已,當時的國民崇拜國外,迷戀國外文化,甚至有人主張全盤西化,放棄中華文化,多麼可悲,***讓他們站起來,他們卻主動又跪下,連自己獨特的文化都沒了,何談文化強大?新中國無論經濟還是軍事,亦或者文化,都沒達到大唐這種強大,強大到各方麵都在全世界獨領風騷、全麵碾壓其他國家。

但是可喜的是,後世的新中國,在走的是一條向上發展的道路,繼續韜光養晦、全民努力、眾誌成城,一定能讓中國重新站在世界頂點上。

霍子玉想到這裡,這才發現,華夏走的確實是“否極泰來”的運勢,在滿清末期達到最低穀,此為“否極”,然後從新中國開始,華夏逐漸恢複元氣、崛起,

【作者題外話】:近來工作太忙,更新不及時,給所有朋友道歉了,等工作穩定下來,我會持續爆更,多謝大家的支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