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聽今日出文題,紛紛感覺振奮,大有終於能脫離霍子玉詩神魔爪的感覺!
王建笑著對柳宗元道:“真該把東野和退之也喊來,能在子玉麵前打個翻身仗的機會可不多,哈哈哈哈”
“無妨無妨,稍等回去後,我親自跟二哥報喜!”柳宗元也開心地笑了,仿佛已經勝券在握。
霍子玉見眾人喜出望外的樣子,鬱悶道:“我勒個去的,你們這是多麼看不起我啊!”
說完轉而望向杜秋娘道:“等他們走了再收拾你!”
杜秋娘聞言一羞,王建等人急道:“不許恐嚇席糾大人!”
“就是、就是,”田叔方笑道:“趕緊出題吧,席糾大人。”
杜秋娘欠身一福,微笑道:“諸位都是國家棟梁,也都是心懷天下之人,今日便以家國百姓為題作文如何?”
“好、好、好,這個好!”田叔方聞言急忙叫好。
你道為何?因為他中進士那年,德宗出得題就是“家國百姓”,如今杜秋娘又出這題,對他來說簡直就是送分題,他怎能不叫好?!
柳宗元聞言,也跟著叫好,因為他和田叔方、劉禹錫是同一年中的進士,“家國百姓”的題目對他們來說都是送分題!
想到這裡,柳宗元笑道:“這家國百姓的文題,乃是我中進士那年,也就是三年前的科舉題,我至今都會背誦,要不,我先來?”
沒等柳宗元說完,霍子玉心裡就直呼握草,好家夥,這是撞槍口上了啊!
田叔方也笑道:“不瞞侯爺,我和子厚似乎都是貞元八年的進士,一樣的題。”
二人先後將自己當年所作背了一遍,霍子玉對古文言也是稔熟於心的,越聽越心涼,好家夥,人家寫的真不錯,尤其是柳宗元,引用《大學》中“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才有用”,然後圍繞家國、百姓的組成關係進行辯證論述,不僅討論了國家不該“與民爭利”,還重點討論了如何“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讓人歎為觀止。
好家夥,不愧是唐宋八大家裡排名第二的大文豪,寫的太棒了!
霍子玉真心讚歎柳宗元才華的同時,又萬分慶幸這文章沒有流傳後世,否則後世學生又得多一篇背誦全文的苦惱。
饒是霍子玉拍手叫好,柳宗元與王建等人也不打算就此放過他,田叔方、田伯文也攛掇霍子玉趕緊也寫一篇,霍子玉拗不過,便站起身,踱步思考起來。
很快,霍子玉便有了主意,於是緩緩吟誦起來:“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裡,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
王建與柳宗元聽著聽著,頓感不妙,田叔方喃喃道:“這,是一首駢賦啊。”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穀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霍子玉還在吟誦著。
王建驚奇地說道:“握草,這賦寫的妙啊!”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好!好一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柳宗元拍案叫絕道:“這最後兩句結語真是高妙精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