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興亡之道論(2 / 2)

韓愈等人眼見霍子玉越說越露骨,心知這番言論必然流傳天下,他們又都是跟霍子玉綁在一起的,也不再多想,索性支持起霍子玉來。

隻聽韓愈道:“我覺得子玉說的對,任何王朝的興衰,都是君王負主要責任,試問那些禍國之輩的權力哪個不是君王給的?君王如果昏庸無道,天下不烏煙瘴氣才怪了!所以君王必須以身作則,心係蒼生黎民!”

柳宗元也接話道:“二哥說的不錯,君不正,則國不正;國不正,則天下亂!”

霍子玉聞言,衝韓愈、柳宗元微笑點了點頭,又對韋琮等人道:“君正,這就是關鍵,君上需得心係蒼生黎民!書上隻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說百姓要視皇帝如君父,但皇帝也要愛民如子啊,如果一國之君不能將百姓看作自己孩子,反而視如草芥、搜刮壓迫,那老百姓憑什麼要將君王視為君父?”

見眾人若有所思的模樣,霍子玉繼續道:“先賢說,父為子綱,父不慈,子奔他鄉;君為臣綱,君不正,臣投他國。國為民綱,國不正,民起攻之。如果一個國家的當政者,與民爭利、魚肉百姓、指鹿為馬、暗無天日,那百姓自然與之離心離德,最後必然群起推翻它!”

眾人聞言,皆目光灼灼地望向霍子玉,霍子玉朗聲道:“與民爭利、禍害百姓,這才是一個國家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

有人問道:“那要是鬨災荒呢?”

霍子玉聞言,開懷一笑,然後反問道:“我大唐地大物博,何時每寸土地同時有災荒過?一地有災,取另一地錢糧賑災即可!所有的天災都不可怕,而人禍的不作為、亂作為、胡作非為才是最可怕的!”

韋琮聞言,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侯爺說的是啊,家國興亡自有時,都是有規律的,都是天意啊!”

其他人聽完也紛紛點頭,直呼天意。

霍子玉見狀,卻是哈哈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天意?此言大謬、愚蠢至極!”

韋琮聞言一愣道:“侯爺,這家國興亡不就是天意麼?”

霍子玉道:“天地不仁,以中道而為道。而興衰之道,多在乎人,豈可推責於天?

子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新民、安民、利民方可興邦,與民爭利,滅亡之道也。

遙想秦人當年,為防百姓作亂,乃收天下之兵,鑄金人十二,由以為天下百姓手無寸鐵,不複能亂。然二世之時,黎民皆斬木為兵、揭竿而起,天下英雄,雲集響應。及至楚人入關,百裡阿房,付之一炬。煌煌大秦,七世奮進,一統海內,不可一世,殊不知與民爭利,竟二世而亡。

悲夫!興亡之道,存乎於民,與民爭利,民不可活,終至滅亡!

昔日太宗有言,君之若舟,民之如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然每當王朝新建,初尚敬民、畏民、愛民,及或傳三代,便以為民弱可欺,褻而狎之,迫而壓之,至民心蕩漾,猶不知險,更複迫重,終致民怨滔天、浪翻波濤,舟竟傾覆。

嗚呼,最可歎者,每後人聞而不知、知而不明、明而不鑒、鑒而不行、行而不恒,終重蹈覆轍、又複滅亡!”

霍子玉滔滔不絕、侃侃而談,聽呆了三樓內所有人,連擠上來到樓梯口看熱鬨的人都驚呆了,都在迅速回味霍子玉說的話。

隻聽霍子玉再厲聲道:“你說,種種人禍招來災患,卻動輒歸罪於天,豈不可笑?豈非愚蠢至極?!”

“好!”“說得好!”

三樓及樓梯處看熱鬨的所有人都開始叫起好來,紛紛鼓掌,韋琮等人更是慚愧地躬身一揖到地!

【作者題外話】:本小說塔讀獨家簽約,我會一直寫到真正完結,也會一直免費下去。銀票都是免費的,勞煩大家稍動手指,歡迎來投!您的投票是對在下最大的支持,十分感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