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位於關中平原東部,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形勢險要,又是關中的東大門,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百二重關”、“第一關”的美譽。
因為田伯文有傷,眾人速度慢了下來,所以等霍子玉等人趕到潼關的時候,已經是戌時下三刻。
張秉義自然識得霍子玉,但剛經過田緒逃關的事情,他也不敢確認這是否是霍子玉本人,不過他又不敢貿然直說,於是道:“侯爺忙了一天,應該還沒怎麼吃東西吧?何況您剛代表大唐奪魁,您能到潼關,末將豈能不儘地主之誼,此時已然天晚,到靈寶且要一個時辰,天黑路阻,不如等吃過飯再趕路,您看如何?”
霍子玉聞言,並沒有多想,隻是覺得張秉良、張秉全已經歸心,隻有張秉義還有些若即若離,不如趁機探探底,便立刻答應下來。
張秉義見霍子玉同意下來,喜出望外,立刻派人接眾人進營中。
眾人進得張秉義軍營,張秉義便注意到了霍子玉手中的刀,於是問道:“侯爺,您手中所持,難道是……”
“不錯,正是龍淵!”
嘶--,周圍張秉義屬下發出一陣驚呼。
霍子玉見狀,一手持刀,一手輕敲刀鞘,低沉的龍吟之聲響起,周圍人頓感汗毛直豎、靈魂被穿透,紛紛跪下。
張秉義也嚇得趕緊跪下,好家夥,天下儘知德宗將龍淵賜予了霍子玉,而龍淵更是重達八十斤,能如此輕鬆拿著龍淵的,必然是有著萬鈞之力的平西侯!
“大家都起來吧,都是我大唐禁軍,何必見外?”
張秉義趕緊起身,也不敢再多言,領著霍子玉趕往營帳。
進得營帳,霍子玉一一介紹了李愬、野詩良輔、劉英亮以及田伯文、田季安等人,張秉義隻知道霍子玉似乎在抓捕田緒,對於田家幾子似乎並無介懷,於是也不再多言,眾人紛紛拱手,一番飽餐,自不必言。
待散場後,張秉義特地懇請霍子玉移步,二人來到另一處營帳私聊了起來。
“侯爺,末將有一句話,不知該不該問?”
“秉義將軍不妨直言。”
“嗯……侯爺,不知您未來如何打算?”
霍子玉聞言,一挑眉毛道:“秉義將軍此言,本侯沒聽太懂。”
“嘿嘿,就是問您未來有什麼打算,僅此而已。”張秉義笑道。
“打算啊,太多了,眼巴前就是東林建工要在關中開展造房運動,為百姓們改善居住環境;其次還要北上平定一些節度使,當然,最終還是要取締節度使製度,加強中央集權;然後還有新式工業,你也知道,安祿山為大唐開辟了一條新的發展道路,大唐在這條路上也有了很大的進展,玻璃、鋼鐵都取得了大發展,但是其實還有很多沒有涉及到的領域,如果努力開拓、創新,我相信一定會有更大的發展前景,也能更好的造福百姓。”
“嗯,侯爺說得好!”
“當然,我的主要目標還是要收複西域,這是必然的!”
“額……還有麼?”
“還有啊,那就多了,在大唐興修水利、道路,辦大學,提高百姓識字率;出遠洋開拓新天地……”
“那個……侯爺難道打算一輩子停在侯爵?”
“哈哈哈,我隻管努力就是,如何封爵,那是陛下要考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