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德宗的用心(1 / 2)

貞元十四年秋,八月二十八日,在萬眾歡送中,霍子玉與元稹、白居易、崔鶯鶯乘船踏上歸程。

吳少誠、吳少陽巴不得霍子玉趕緊走,怎麼會“歡送”?隻有老百姓都在雀躍歡呼,當霍子玉的船逐漸遠去時,吳家四人一臉不悅地望了望周圍百姓,黑著臉走了。

四人幾天來一直睡不好覺,霍子玉在揚州瀟灑的模樣,讓他們越發的感到鬱悶,但霍子玉就算走了,他們依然寢食難安。

回到吳少陽府上後,剛好幾天前派去通知吳長碩的信使回來後,帶來了吳長碩的回信,吳少誠看完,將信遞給吳少陽,吳少陽迅速看了一遍,大意他也明白了,吳長碩也讚成苟住,一切等德宗死後再說。

更有趣的是,吳長碩也與兩人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轉移帝黨視線的策略,同時進一步提出,可以將矛盾往朔方和燕趙一帶轉移,甚至可以將韋皋暗中支持被廢的邕王李源一事捅出去!

吳少誠微笑著對吳少陽道:“怎麼樣兄弟,現在知道為什麼荊襄吳家可以鼎盛數十年了吧?”

吳少陽點頭道:“都是好辦法,不過打韋皋的主意夠嗆,老皇帝幾年前就該知道韋皋與李源有勾結,當時就沒有發難,可見他還是願意保著韋皋的,何況這兩年韋皋都在專心修建大佛,不太過問政事。

如果現在僅僅是把幾年前的舊案翻出來傳出去,反而讓人一眼就看出來是在栽贓陷害,到時候引起昏君和帝黨的主意,那就得不償失了。”

“嗯,有一定的道理,不過也不儘然。”吳少誠微笑著說:“先前昏君不想動韋皋,是因為霍子玉羽翼未豐,帝黨勢力不夠,如果跟韋皋撕破臉,那天下節度齊反,這是他不能承受的結果,但現在不一樣了。”

“大哥的意思是……昏君也想搞掉韋皋,但是苦於沒有好的借口?”

“不錯,如你所說,單純拿一樁兩年前的舊案說事,肯定力度不夠,但如果造些彆的謠呢?比如那尊大佛,”吳少誠微笑地望著吳少陽:“那尊大佛據說建在三江交彙的懸崖峭壁之上,奔湧的江流也將在大佛腳下,可不可以造謠說韋皋在佛身上刻上了自己名字?你想,這麼一來,能做的文章和聯想可就多了!”

“哈哈哈,還是大哥你厲害!”吳少陽拍手叫好,然後問道:“那朔方呢?”

“聽說李孿那小子在長安被霍子玉收拾了一頓,從此萎靡不振,縱情聲樂,找人去慫恿他手下大將兵變就行,李孿一死,朔方必亂,李益,一介詩人,能救得了什麼局麵?”

“好,至於燕趙三鎮,我看就不用派人了吧?”吳少陽笑著說道:“那裡可是跟霍子玉有著解不開的仇呀!”

“不錯,找人給李師道出出主意,這老陰比這兩年有點太老實了,讓他動起來,給河北和山東製造點壓力!”吳少誠說著說著,笑了起來。

話分兩頭,且說霍子玉與白居易、元稹幾人在船上每日飲酒吟詩,談笑風生,在白居易和元稹聽完霍子玉對於未來的暢想後,大為震動,指月發誓,生死追隨!

但就在三人剛進入河南界時,傳來一件令人震驚的消息:山東節度使鄭權的侄子涉嫌秋闈舞弊,涉案者多達百人,德宗震怒,涉案者一律處斬,同時撤了鄭權的節度使一職!

平心而論,鄭權在山東做的挺不錯,雖無大功,但無大錯,將沂州還打造成為天下第一大石灰生產地,霍子玉還是有些惋惜他的。

在霍子玉剛到洛陽時,收到了德宗的詔書,讓他立刻返京,他不敢怠慢立刻快馬回京,甫一進京,立刻就被等在城門處的劉光琦領著立刻入宮。

德宗屏蔽左右,連霍仙鳴甚至都守在門口,南薰殿內僅有德宗、賈耽、霍子玉三人。

“子玉,知道為什麼這麼著急喊你回來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