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炮擊西州(1 / 2)

大唐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九月十九日,平西郡王霍子玉率領唐軍光複伊州,標誌著大唐正式重返西域舞台,而且是強勢回歸!

更讓人覺得可怕的,是唐軍伊州一戰,傷亡隻有不到百人,這讓城中的葛邏祿、阿拉伯、回鶻等西域諸國人徹底震驚了!

諸國百姓對於大唐的新式武器“神威無敵大將軍炮”更是充滿了敬畏,在所有人看來,有海內無敵的武神霍子玉所帶領的唐軍,是天兵下凡,所向無敵,唐軍的無敵的傳說,由此開始在西域流傳!

由於時令趕人,所以唐軍並沒有在伊州做過多停留,在給沙州發捷報並向德宗請兵、討要建材後,便由劉冬帶三千兵馬駐紮,大部人馬立刻馬不停蹄地殺向西州!

而非常時期,須用非常手段,霍子玉給劉冬的命令很簡單:守住伊州,等待河西增援趕到!城內凡有膽敢作亂者,殺無赦!作亂者親屬連坐,一律同罪誅殺,寧可錯殺,絕不放過!

西州,位於今吐魯番市東南高昌古城一帶,距離哈密市所在的伊州城有四百公裡左右,原為高昌國舊地,後來初唐貞觀年間,高昌國被滅,於此地置西州,早年是安西都護府治所,後來被吐蕃人占領。

在原來的曆史上,西州直到貞元八年(公元791年)才被吐蕃人占領,隨後,吐蕃陷入內亂,回鶻人占據這裡,建西州回鶻;但這一世,在代宗初年被已經被吐蕃人占領,回鶻人更是逐漸被逼北遷,以至於現在跑到貝加爾湖和黠戛斯人爭奪領土!

漢人在西州的經營長達八百多年,早在漢朝時就有漢人在此守邊,隋唐時期,這裡的葡萄和棉布就已經十分出名,又以其與伊州的地理位置,成為西域重鎮,但吐蕃人來了以後,對這裡的唐人進行了大清洗,近三萬唐人被殺,這裡和伊州一樣,也開始被吐蕃化。

以霍子玉為首的唐軍攻占了伊州後,必然進攻西州,因為西州北臨庭州、西接焉耆,東邊就是同為扼守天山要塞的伊州,是西域通往內地的必經之路!

這一點,是吐蕃人的共識,也是因為這一點,多吉占堆和次仁塔傑、邊巴德吉領兵直接撤到了西州,同時集結周邊兵馬!

當然,吐蕃人知道西州的重要性,霍子玉等人更不敢怠慢,騎兵一直在探查吐蕃人動向。

不過隨著探查到的消息逐漸深入,霍子玉等人不禁擔憂起來。

多吉占堆似乎要和唐軍決一死戰,因為聽說他下令幾乎抽調了庭州、焉耆所有兵馬於西州,要和唐軍再次決戰。

現在問題是,西州是進入西域腹地的關鍵所在,不攻克它,就無法跨越天山山脈抵達庭州,也無法西進焉耆,多吉占堆也是下決心和唐軍決一死戰了,一旦兵敗,吐蕃人在安西的實力將大為受損,甚至可能退出安西!

但好消息是,吐蕃人根本來不及組織集結大軍,因為唐軍推進的速度太快,打下伊州的兩天後就直接開始向西州推進!

儘管吐蕃人在西域依然有多達十萬兵力,其盟國葛邏祿等加起來也有近三十萬人之多,但目前問題還在於時間,沒有足夠的時間集結兵力!

西域地域廣袤,吐蕃與其盟國要想集結起來,少則需要三個月,多則耗時半年,但現在唐軍根本沒有給吐蕃聯盟軍足夠的集結時間,這讓邊巴德吉等人十分憂慮。

然而多吉占堆有他的考慮,以唐軍現在的實力,有新式火炮的加持,推進似乎不是問題,但是其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兵員不足!

唐軍進入西域總兵力也就一萬五千人,為了進攻西州,甚至在伊州隻留了三千人留守,這是相當冒險的,一旦伊州有他族暴亂,那伊州很可能守不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