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正月初六,唐遼《平州協定》的簽定,標誌著第二次河北大戰的結束。
在這次持續三個月的戰鬥中,大唐收複了燕趙三鎮,王士真、張茂昭、李師道被儘數趕出了大唐境,同時極大地打擊了契丹人的囂張氣焰;
王士真所部人馬全軍覆沒,絕大多數被霍子玉收編;張茂昭所部八九萬人,大半也被霍子玉收編;
而陰險狡猾的李師道,雖然幾乎沒有跟霍子玉打過一仗,但在撤離平州時,有將近四萬人連夜逃走,投降了唐軍,因此隻有七萬餘人隨之撤往遼東。
李師道手下這些人,大多是被霍子玉濡水顯威所征服,有些則是不想離開河北前往遼東,霍子玉也沒管這些原因,將之收編為天策軍,交由楊義、楊孝編練。
奪回山海關後,霍子玉並沒有著急離開,而是向朝廷上奏,請奏調整河北節度府與山東節度府,同時請奏繼續任命武元衡為河北節度使。
山東節度府,沒有任何變化,而調整後的河北節度府,不再僅限於博州、貝州,而是幾乎囊括了成德、義武、幽州、盧龍四鎮之地,一舉超越河西,成為大唐疆域僅次於寧夏節度府的第二大節度府!
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來了,這是霍子玉在刻意培養武元衡,但根據武元衡在此番平叛過程中的作為看,他確實值得霍子玉如此厚愛。
由於霍子玉本身就攜帶有德宗所賜等身金印,因此武元衡還沒來得跟朝廷上奏請辭,就已經立刻走馬上任了!
武元衡見到霍子玉,一再拒絕,但霍子玉根本沒理會,他對武元衡的才華表示了肯定,然後又問武元衡道:“河北如今北據大遼,西接山西,南臨河南,東靠山東,你說下你如果主政的想法便可。”
武元衡立刻道:“河北緊靠山東與山西,需要充分利用這兩個工業大省的資源優勢,加快基建與新建築運動;其次,加固原媯州、檀州城防,防止遼人來犯;第三,燕趙三鎮百姓常年經曆盤剝,貧窮凋敝,急需休養生息,我打算接下來花大力氣在恢複農耕上來。”
“就憑你這番話,這個河北節度使,你必須繼續當,”霍子玉說著,對武元衡道:“我過段時間會給工部、山西、山東下令,讓他們派人過來,幫助你們河北把水泥廠、鋼鐵廠都建起來,河北要有自己的工業才行!”
武元衡本來還想謙讓謙讓,但聽霍子玉說要讓山西、山東對口幫助河北建鋼鐵廠、水泥廠等,立刻激動了,大喜道:“多謝大統領!”
霍子玉笑道:“你雖然先前是東林黨人,但現在已經是朝廷命官了,叫我郡王即可,莫讓未來大好仕途上的言官未來彈劾你。”
武元衡見霍子玉如此為自己著想,感動地俯身拜道道:“屬下一天是東林黨人,一生都是東林黨人,一天不敢忘記初心!”
對霍子玉來說,喜事不僅僅是收複燕趙三鎮,還有楊義招募士兵的捷報。
經過兩個月的招募,他和薑可元已經招募到了十五萬人,其中還有相當多的原不良人,這些人本就勇武,聽說大統領霍子玉招人前往西域,想起霍子玉在西域大顯神威的事跡,他們立刻便響應從軍了!
留八萬大軍在幽州、薊州、平州後,霍子玉率領其餘十二萬大軍,返回博州。
然而,當他剛走到涿州的時候,關鬆忽然出現!
關鬆隻在關中一帶活動,他出長安的時候就告訴過關鬆,務必盯緊關中,沒有十萬分火急的事情,不要離開長安!
而如今,關鬆就出現在了涿州,這說明,長安一定出大事了!
“大統領,霍總管……他老人家……駕鶴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