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何其幸哉(2 / 2)

吐蕃士兵還在依次砍殺自己人,霍子玉卻早就派人開始在城外挖坑。

隨著人頭的增多,唐軍開始堆砌起京觀來!

殺死隊長的吐蕃士兵,出城便能看到不斷堆砌起來的京觀,每個人都如同被霜打過的茄子,一蹶不振,兩眼灰暗!

他們也沒有想到,本來是勢在必得、彰顯吐蕃軍威的一仗,居然是以這種殘酷到極致的方式收場!

殺人誅心,不外如是!

郭昕和楊良瑤等眾人望著不斷堆高的京觀,再望著離開的吐蕃人喪魂失魄的模樣,他們知道,霍子玉的目的已經完全達到了,這些人放回去以後,會放大霍子玉的神威,也會如同瘟疫般放大這種恐懼和崩潰,這次的西域大戰,勝利的天平就會完全倒向大唐一方!

馬齊和安西老兵都很高興,在人頭堆到三米的時候,就開始砌土以加固京觀。

吐蕃聯軍將士都逃也似的離開了新城,對他們來說,這裡跟地獄沒有分彆,他們再也不要來了,甚至餘生不願再想起這裡!

聯軍走後,馬齊等安西軍還在加固京觀,高寧等天策軍紛紛幫忙,安西軍一眾老兵和年輕人開始比賽起來,其他老兵則紛紛圍觀,現場所有人都異常興奮,七嘴八舌,熱鬨得很。

將近兩個時辰後,新城外兩座十餘米高的京觀便鑄成了,就屹立在新城入口兩側,血氣衝天,望之令人膽寒!

郭昕歎道:“何其壯哉!”

肉眼可見的,唐軍士氣達到了全新的高度,而安西軍又在目睹了霍子玉的神跡後,都對他十分推崇愛戴,老兵和天策軍一起鑄了京觀後,關係更是加深了不少,因此,眾將士簇擁著郭昕和霍子玉便回到了城中,擺宴慶功!

說是擺宴慶功,其實隻是一起吃飯喝酒熱鬨熱鬨,畢竟新城物資匱乏,而霍子玉在和馬齊、郭昕講過西域戰事後,兩方一致決定兩日後出發去龜茲,參與即將到來的決戰!

由於安西軍了解的大唐信息,還是十幾年前悟空大師得來的,因此,宴席期間陸羽和楊良瑤等人將大唐十幾年來發生的事情大致講述了一番。

說來也巧,十幾年前悟空大師經過西域時,正是霍子玉出生的時間,安西軍所不了解的大唐這十七年時間,正是霍子玉一路成長的十七年。

講到李泌助德宗平定藩鎮叛亂後病逝,郭昕唏噓不已:“李泌公有經天緯地之才,為大唐可謂是鞠躬儘瘁、死而後已,可惜早年未得重用,惜哉痛哉!”

“早年叔父曾言,我大唐有兩個半人是他所敬服的,”郭昕緩緩說道。

“李太白,有詩仙之才,劍法冠絕天下,文采風流、瀟灑飄逸,世所仰望,對家叔又有救助之恩,然其人不通政事,又缺少謀略,總會意氣用事,因此隻算半個。”

眾人聽郭昕說完,紛紛點頭認同,郭子儀對李白的評價可謂客觀,並未因是自己恩人而偏頗。

郭昕頓了頓,繼續說道:“另一人可謂奇才、怪才,他橫空出世,思維天馬行空、迥異世人,其奇思妙想冠絕天下,其發明創造使天下受益,可謂前無古人,此人精通工農理政兵,對樂器和音樂更是有著匪夷所思的創造,令人歎為觀止,可謂千年不遇的奇才、鬼才,聚天下之英豪而莫能與之匹配,令人不得不服!”

就在郭昕說完“橫空出世,思維天馬行空、迥異世人”時,所有人幾乎都知道他在說安祿山了,後麵所說,也沒人可以反對。但畢竟他給大唐也帶來了大的災難,雖然大唐玄宗和肅宗朝都明確表示且沒有追究他的責任,但武將叛亂終究是忌諱,因此大家也都默然沒有再說什麼。

郭昕也明白這個道理,也沒有說出安祿山的名字,而是繼續說道:“三則便是李泌公,李泌公有宰輔天下之才,又有吞吐日月之能,虛懷若穀,不居功、不自傲,文武雙全,可謂天人也!”

平素不喜多言的楊良瑤也點頭稱讚道:“不錯,難得的是李泌公寬仁柔和,平易近人,他總能團結所有人,凝聚人心,其縱橫捭闔的博弈之術更是令人歎為觀止!”

陸羽笑眯眯地吟道:“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郭昕聞之拍案道:“此乃傳世佳作!”

馬齊問道:“陸老,請問此詩乃何人所做?”

陸羽微笑著緩緩說道:“此詩正是霍小子所作,當時李泌公病危,霍小子在他病榻之前所作,他也是聽到此作後微笑離世的。”

此時那名叫老孫的安西老兵,端起酒碗起身道:“郡王,實不相瞞,今日我們這些老頭子們本是想著以身殉國的,豈不正合這春泥之喻?如果後來人能踏著我們的屍骨收複西域、再現我大唐榮光,我們這些老骨頭也能含笑九泉!”

“末將敬您!”老孫說完,便直接乾了一大碗!

霍子玉等人也紛紛跟進,乾了碗中酒。

隨後,陸羽便繪聲繪色地講述了霍子玉怎麼下山奪得詩會魁首,當《蝶戀花》《滿江紅》和《長恨歌》被吟誦出來以後,大帳中直接爆發出驚呼聲!

有懂些文墨的驚呼《長恨歌》乃是曠世奇作,更多的,則是驚歎《滿江紅》的豪邁與放達。

老孫拜道:“我孫誌才算是徹底服了,先前總有人說《春江花月夜》乃大唐第一作,今日方知,這《滿江紅》才是能橫壓大唐的名篇!”

郭昕也朗聲讚道:“不錯,我唐人的魂,在於尚武自信,春花秋月的詩詞歌賦雖美,但卻終究是末流,隻有這《滿江紅》才真正寫出了我大唐之魂,當推為我大唐第一作!”

空曠的大帳中,立刻響起了對霍子玉的讚揚聲,霍子玉受之有愧,心中默念幾遍“嶽爺千古”後,便沒有再多言。

馬齊道:“郡王,末將有個不情之請!”

“馬爺但說無妨,何須客氣。”

“郡王,可否請您吟誦一番這《滿江紅》?”

其他人聞言,紛紛叫好,陸羽也起哄道:“霍小子,來一個!”

霍子玉卻之不恭,便吟誦起來。

這《滿江紅》在後世乃是世人耳熟能詳的名篇,霍子玉從小就熱愛和崇敬嶽飛,對嶽爺生平更是熟稔,而且他還去過杭州拜過嶽王廟,因此,兩世為人後,吟誦起來,彆有風致。

加上他內力精純,聲音抑揚頓挫之下,如同大江大河之豪邁,整個校場甚至四周群山都回蕩著他豪邁的吟誦之聲!

這種豪邁與曠達,迅速感染了現場所有人,待霍子玉吟誦完畢,所有人不約而同地唱起了《精忠報國》,不少人激動落淚。

連一向堅強的郭昕都老淚縱橫,心道,本以為今日要殉國,埋骨異鄉,不曾想還能有幸見到大唐再煥榮光,何其幸哉!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