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五一勞動節這天,程皎月勞作收橡膠回來時,肚子疼痛不止。
羊水破了,她連醫院,寨子都沒有回去,直接在一棵椰子樹旁,在兩個本地阿嫂的幫助下,產下了一個紅皮皺巴巴黏糊糊的女兒。
愛潔淨的程皎月這天是最臟,最丟臉的一天,懷中抱著女兒,腿上就這麼蓋著芭蕉葉被路過的人抬著送了回去。
孩子被隨意取名五一,她說是要永遠記得這一天,孩子也要永遠記得這天,以後再也不要臟了。
也不知道是不願意費心取,還是因為“臟”的含義。
夫妻倆搭夥相守著,半饑半飽,磕磕絆絆的把葉五一養大了,總的說起來還算是好的。
起碼小女孩總是很乾淨,許是因為皮膚白,所以顯得比彆的孩子都乾淨。
這裡太苦了,吃不慣這裡的酸甜苦辣臭,唯一喜歡的菠蘿飯又太費米了。
也住不慣這裡的漏風木房,隨時有蟲,隨時進風進雨,還整天熱乎乎潮乎乎的。
太想走了,他們做夢都想回去。
可她們夫妻倆的家庭都一般,根本沒有能力把他們弄回去。
而且他們家裡兄弟姐妹也有幾個,哪怕他倆再優秀,再受寵,他們的爸媽也不可能把工作讓出來。
這樣的苦日子,他們在這裡過了七年半。
在葉五一七歲那年剛好是1976年,葉雙慶接到了一封信中信。
其中一封信的內容很焦急也很興奮,也不知道是葉雙慶的父親從哪得知的消息,說要很快就要恢複高考了,讓他趕緊回去!
另一封信是一封葉父的病危信,寫著想見他最後一麵。
他心動了,可程皎月就在身邊,瞞不過去,她自然看到了信。
兩人一拍即合,毫不猶豫,拿著信開了介紹信。
更是毫無留戀的,把葉五一以50塊錢的價格,賣給了當地的一個老婆婆做女兒。
從此他們一去不複返。
小葉五一在一夜之間沒了爸爸媽媽,哭了兩天,在同樣被拋棄的孩子安撫下,老婆婆的米線誘惑善意的謊言輕哄下,慢慢的好轉了情緒。
小葉五一等啊等,沒有等來爸媽,但是她等來了1979,等來了更多的孤兒。
也是在這一年,老婆婆上采菌子,不慎摔斷了腿,回來後又因為醫院沒有人,老婆婆在承受了巨大的痛苦死去了。
……
知青走了,孩子們開始分類,小五是年齡大的那批之一。
哪怕在這裡女孩子比男孩子待遇更高,也沒有人會在這麼多孩子裡選一個年紀大的,養不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