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劉曹舉動(2 / 2)

在除掉馬騰,他的心情也是格外輕鬆不少,他覺得殺了馬騰。也是因為自己想要結束亂世,如今這個時代,禮崩樂壞,你不殺彆人,彆人就要殺了你?既然如此,還是彆人死了好,畢竟自己活著,才能夠結束亂世。人心難測就是這麼回事。

“馬騰啊馬騰,你說你怎麼就那麼傻,你可以有生路,但你偏偏選一條不可逆轉死路。這個大漢早就已經到了名存實亡時候,這個國家也是在沒有拯救可能,可你為何要那麼糊塗,跟我作對,隻有死路一條,真是可惜。”此時,王明傑也是感慨道。

“唐公,馬騰找死也是他自不量力。您就不要為了他感到可惜。”此時,國公府裡的一些人,也是開口安慰王興道?

“就是啊。唐公,馬騰根本不值得同情。”劉燁也是讚同語氣開口說道?

“你們都退下,劉燁司馬懿你們留下。”

話音剛落,這兩個人也是站在王明傑身側,此時,王明傑也是開口道:“我問二位一個問題。二位知道,大漢為何走向衰弱到如今的地步嗎?”

楊燁也是冷冷一笑道:“宦官製度,宦官十常侍把持朝政。才導致了黃巾之亂,最終大漢才麵臨覆滅的可能?”

“一個製度好壞確實影響曆史的時勢。古語有雲時勢造英雄,不過我覺得不算是,一群宦官力量最多也是貪財。威力還不足夠威脅到大漢的統治!”

王明傑對於劉宏讓宦官乾涉看法不同,東漢從建立開始。到如今已經有180多年曆史。因為東漢,是因為劉秀妥協門閥士族,才獲得天下,這也是導致氏族之類的勢力逐漸強大。這也導致,各地土地兼並嚴重。為了對付日益強大世家門閥,漢靈帝才想到利用宦官勢力,牽製世家之類的?

“唐公臣覺得劉先生很聰明但是隻是說對一點,我覺得究其根本,是何進,何進因為妹妹受到宦官勢力。導致她做了皇後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也導致何進走進漢靈帝視角。也讓他從一個屠夫,成為一個大將軍,當官越來越大。這也導致他與宦官勢力發生矛盾。終於引來董卓,最終導致董卓入境,大漢名存實亡。”這是王丹的看法,他也是開口說道。

“臣不這樣看,大漢落到今日,絕不是如此。”司馬懿也是開口說道?

王明傑也是開口說道:“仲達。繼續說下去?不是因為剛剛那兩個,肯定是有其他的原因?”

“大漢滅亡並不是因為什麼何進引董卓進京,也並不是因為什麼製度,臣覺得根本原因。是因為皇權旁落。從漢和帝開始,到如今九十多年的時間,皇權就漸漸的落在兩方手底。一方為外戚乾政,一方則是漢和帝放任這宦官勢力做大。當然這也是主少母弱原因。導致皇帝沒有權利。勢力也是漸漸落入下風,這就是大漢為何而亡。”司馬懿也是冷冷一笑,開口道。

“仲達分析的有些道理,但我覺得不全對,從漢光武帝開始,漢朝製度就出現問題。漢光武帝明知道外戚世家勢力,危害很大,但是還是放任他們權利,讓他們慢慢腐蝕大漢的江山,也讓他們兼並土地,更加。袁紹等各路諸侯,是什麼出身,那就是濃烈世家子弟,他們希望看到就是利益,製度破壞與他們沒有關係,他們想要的是如何在大漢的天下,謀得利益發展。各懷鬼胎之下,大漢最終走向衰落,落入下風。”王興也是冷靜分析道。

從王明傑對於漢朝曆史分析,可見他發現問題,世家勢力確實威脅著國家。幸好王明傑背景足夠強大,在國家上麵開展文武兩科,科舉製度,進行控製。讓寒門出各色各樣的人才,讓世家不至於威脅到自己。也為了讓他自己不至於被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太厲害了,這真的可怕。

“唐公,分析言之有理,怪不得您要舉行科舉考試,抑製逐漸強大的世家,原來是有原因。按照,唐公的做法,相信世家大族的勢力,會被慢慢控製,直至走向衰落。”劉燁也是開口說道。

“我倒覺得,就算消滅世家,還有新的世家。唐公自己本身就是一個世家,他的手下雖然大多是寒門出身,但難免以後不會成為新的世家,臣認為唐公需要引以為戒。”王丹也是開口說道?

“世家是如今這個時代,無法更改的兩個字,就像是堂哥說的那樣,就算我遏製世家發展,難道這個天下就沒有新的世家勢力,因此我需要繼續推行世家改革製度,取締什麼世襲罔替,實行推恩令,漢帝世襲罔替還是有用,朝廷還是掌握在我的手上,才叫安全?”此時,王明傑也是表明態度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