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敲定主意(1 / 2)

王興一開始也是想要以此為借口,不過後來他自己仔細思考一下,有些時候蠻想成功。就需要的是忍耐力,而不是太過衝動做事,要不然容易吃大虧的。

王興也是笑著說道:“關於仲達提議,進攻兗州,一是進攻,二是否定的態度。咱一時想不到策略,諸位愛卿有何看法。”

陳群也是笑著說道:“主公,之前就說過荀彧雖然死了,隻要曹操還活著就緩緩圖之,我的意思,主公現在需要養精蓄銳,等到時機成熟拿下兗州也不是問題。”

此時此刻,陳群建議可以說是趨向於穩定狀態,其實關鍵點,還是陳群不懂得用兵,但是他知道考慮現在的情況?因此他給出建議,就是暫緩進攻。

對於他的意見,王興給予充分認可,他知道對方是一心為國,一心為自己考慮,他也是笑著說道:“長文意見表達的不錯,長文你坐下吧!其他的人,可有不同看法,大膽直言,隻要你們說的是自己內心想法,本王允許你們直言表達。”

王興的話說完,華歆也是說道:“臣支持長文先生意見,如今我軍才剛剛占據遼東等地,統一黃河以北,此時,如果進軍肯定會消耗大量兵力財力,雖然這次我們借口不錯,但是戰場一步錯,那就是步步錯。”

“我反對華大人意見,俗話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兵法有雲謀定而後動,既然我們已經知道這次是我們的機會。乾嘛,還要放棄進攻兗州,誰都知道兗州我們是誌在必得,更何況我們已經占據陳留,陳留附近都是無險可守,隻要拿下陳留附近的土地,兗州就一個堅守待援孤城,又怎麼會是我們的對手,臣認為機會擺在麵前,如果現在不解決曹孟德,臣擔心養虎為患。”

劉燁話剛說完,劉燁也是一個資深戰略家,他可不想放棄戰機,因此他主動站出來,就是看王興的態度。

劉燁想法,獲得了司馬懿支持,隻是他沒有表態,這裡哪一個都比起他司馬懿有資格說話,他現在雖然加入王興陣營已經很長時間,但是他覺得大家同朝為官,能不得罪,還是儘量不要得罪。所以他也不說話,就這麼乾看著。隻要主公不問自己,自己就不說。

華歆也是笑著說道:“我不知兵,但是我軍勞師遠征,肯定是勞民傷財,就算不這樣,也會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先生戰爭有些時候不可衝動,不可大意失涼州。”

“是啊,亂世有些時候是逼不得已,如果因為自己一時衝動,就派兵,那樣會吃虧,還請您三思而後行。”陳群也是反對道。

陳群華歆建議,立刻遭到劉燁反感,他可不想放棄機會,如果自己建議成功,肯定在王興麵前留下自己的名字,他可不想這樣籍籍無名,再說他的建議也是為了唐王考慮,也是出於一片好意不是嗎?

劉燁也是笑著說道:“我知道勞師遠征,我也知道會消耗錢糧,可是有些事情,往往是逼不得已情況下,立下不世之功。如今曹操虎踞兗州,雖然丟失陳留根基之地,但是實力還在,如果坐視不理,任由他曹操做大,威脅朝廷,誰能夠保證他不會成為下一個袁紹,當初董卓就是坐看敵人強大,主公可不要布曆史後塵,主公三思。”

王興也是看著他們,一個個都在爭辯自己觀點,甚至還有人引經據典,套用他董卓的下場就是自己的後塵,來指責自己這個人,王興會不會認同,就看他接下來表現。

王興也是沒有表態,他把目光放在司馬懿身上,也是看著司馬懿也是笑著說道:“仲達,你怎麼看?說說看你的觀點。”

“臣覺得,眾位先生意見都不錯,有的不讚同出兵,有的讚同出兵,他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了主公您考慮,他們的出發點都是想要為國家多方麵思考,主公應該獎賞他們,至於臣的意見,還是暫時不說得好。”司馬懿也是害怕自己言論過當,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因此他也是苦笑著說道。

王興看著他司馬懿道:“仲達看來你是不想得罪人,你是想要明哲保身,想要從你嘴巴子裡聽到一句真話,可真是一件很難的事,不過本王還是想要從你嘴巴裡聽到真話,但說無妨,我不會治你罪。”

“唐王讓我說,那就是我支持討伐曹軍,曹軍無故攻劉表,雖然不是他的主張,但是養不教父之過也,這樣情況?如果置之不理,不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臣認為國有奸臣,必定要興起討伐曹軍,如今曹操更是殘忍殺害荀彧先生,可以說是天怒人怨,是可忍孰不可忍,臣建議出兵曹魏,要讓曹軍知道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結果。”司馬懿憤怒地開口說道。

司馬懿其實是代替王興說出他想要做,又不得不做,他從唐王眼睛裡,看出了殺機,他覺得王興勢必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因此他出兵必然的。

王興想法還真是讓司馬懿說中了,她也是笑著說道:“既然,曹操已經激起天怒人怨,那我這個兄弟就要代表大漢好好教訓他,孟德兄,兄弟不能兩全,彆怪我。再者這麼好的借口,送上門,我要不出兵,又怎麼可能,所有人都回去準備一下,還是老規矩陳群董昭繼續協助大將軍王丹輔政,我親自去好好教訓曹操,欽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