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張楚來說,形勢可謂一片大好,這個時候,張耳、陳餘開始搞事情了。之前這倆人不是給陳勝進言,勸諫他不要稱王嗎。陳勝沒有采納,他們覺得陳勝不尊重自己,心中早有怨言。北上收複趙地,原來想借陳勝的兵為自己開創一番事業,陳勝雖然采納這個建議,但派了武臣作主將,明顯是不信任他倆。
眼見這條計策大為成功,受益的卻是陳勝和武臣,他們心中頗為惱怒,於是兩人輪番挑撥武臣與陳勝的關係。恰巧葛嬰之死的消息傳到邯鄲,他們便趁機進言武臣道:“陳王起兵蘄縣,隻有陳地,便自稱為王。他不願立六國後裔,其居心可想而知。今將軍從三千人出發,如今數萬之眾,得趙地數十城,盤踞河北,如若稱王有誰不服?現在陳王又喜歡聽信讒言,妒忌有功之臣,將軍功勞越大其勢越危險,不如自立稱王,不受陳王管束,免得遭受陳王之意外禍端,此乃千載難逢的機會,將軍千萬不可錯過。”
張耳、陳餘極儘挑撥之能事,你猜,武臣會同意嗎!
同意!
武臣聽了稱王二字,當下心中便滿是歡喜。於是下令在邯鄲城外,設壇祭拜天地自立為趙王。同時任命張耳為右丞相,邵騷為左丞相,陳餘為大將軍。然後,武臣派人向陳勝報告了這一人事安排。
陳勝得知消息後大怒,立馬想要把武臣等人的家族殺光,然後發兵攻打武臣。上柱國蔡賜極力勸說:“武臣已經成勢,現在秦國還沒有滅亡,誅殺武臣等人的家族,這等於樹立了一個強大的敵人。不如趁此機會向他祝賀,讓他火速帶領軍隊向西挺進,攻打秦國。”
陳勝覺得他說得有道理,便強壓怒火采納了他的建議。他先是把武臣等人的家屬遷移到宮裡軟禁起來,還封張耳的兒子張傲為成都君,然後派使者向武臣祝賀,並讓他火速調兵西征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