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和沛公在雍丘打敗李由後,回師攻打外黃縣,由於城高牆厚,攻城之戰失利,兩人合計之後,轉攻陳留。
就在攻打陳留的時侯,定陶傳來項梁陣亡的消息。項羽聽說叔父項梁戰死,當即像個孩子般嚎啕大哭起來。沛公也陪在項羽身邊默默流淚,回想項梁對自己的信任和器重,沛公真心感到悲傷難過。
但此刻,他更擔心的是主將項羽,他從小被項梁帶大,與項梁情同父子。沛公擔心項羽爆脾氣上來,不顧一切地要替項梁報仇,找章邯拚命。
私下裡沛公已經做好了撤軍的打算,他悄悄派出傳令兵沿途通知臨濟、虞城、戶牖等城池守將,要求做好防守的準備,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撤,以保存有生力量為主,撤軍時儘量往彭城一帶收縮。
沛公判斷,彭城乃四戰之地,章邯如要乘勝追擊,彭城將是一場惡戰。
然而,現在關鍵的關鍵是要穩住項羽,他畢竟是主將。一切的行動必須得到他的認可。沛公最擔心的是項羽報仇心切,直接要去尋找章邯主力決戰。
還好,項羽好像變了個人似的,他抹乾眼淚直接對沛公說:“現在,我們怎麼辦?”
沛公回答說:“當務之急,我們要保存實力,不能讓章邯一鍋端了。可將沿途楚軍收攏起來,握成一個拳頭,保住後方基地,頂住章邯的進攻,等渡過這場危機後,再圖發展。”
項羽傷心過度,早已亂了方寸。幸虧沛公在旁,穩定了軍心,也幫項羽克服了喪親之痛。從此,項羽對沛公更是信任有加,東撤回彭城的事宜一並交友沛公處置。
由於彭城兵力空虛,沛公火速派人通知殿後的呂臣大軍,讓他迅速回師彭城。然後命令全軍,丟棄輜重,輕裝往東撤退。
秦軍離豐邑和沛縣就三百裡,比陳留還近了兩百多裡路,如果章邯要打彭城的主意,沛公擔心擔心路途遙遠,回師都趕不上救援。
此刻楚軍麵對的形勢相當險惡,主力部隊被擊潰,章邯大軍隨時就會南下,楚國麵臨生死存亡的危機。沛公率領大軍日夜兼程,每天奔行近二百裡,很快就就趕到了碭縣。見秦軍尚未發動進攻,沛公鬆了一口氣。
項梁在的時候,楚懷王羋心實為傀儡一個,他知道自己這個楚王是怎麼來的,對項梁恭敬加從命,反正當一天楚王享一天福,讓項梁放手去爭天下。現在項梁死了,諸將失去了主心骨,沒有一個特彆突出的總指揮,羋心一下得到解放,項梁之死而出現的權力真空,被羋心迅速填補上了。
他將都城從盱眙遷到彭城,命令彭城兩翼的項羽和呂臣兩部人馬合並,由自己親自統率。
任命沛公為碭郡長,封武安侯,統領碭郡楚軍;封項羽為長安侯,號為魯公;封呂臣為司徒,封呂臣之父呂青為令尹。
擔心章邯繼續南下消滅楚國殘餘勢力,楚懷王小心翼翼布防彭城四周,準備與章邯打一場持久戰。未曾想章邯卻再次以為楚軍勢不堪憂,轉而掉頭向北,渡過黃河向趙國發起攻擊。
章邯這個決策讓楚軍有了喘息的機會,他原本以為南邊項梁最強,擊潰項梁,剩下的就是北邊的趙國了。如果拿下趙國,混亂的局勢就能得到穩定。這個錯誤的決定最終葬送了秦帝國。
章邯攻打趙國一路順風順水,很快就攻入趙國都城邯鄲,他拆除邯鄲城牆,流放住民至河套一帶。趙王歇和他的相國張耳逃到巨鹿(今北省邢台市),章邯隨即追至巨鹿,將趙王軍臣團團圍困起來。齊魏亡國的陰影再次出現在趙國麵前。
那麼,巨鹿會重演臨濟的悲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