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詔安百姓,擊殺反賊。(2 / 2)

趙英男清了清嗓子,繼續說。

大棒和胡蘿卜的計策,可以長期實行。

另外,秦將軍還得緩步進兵,消滅完一個地方的亂軍,招募完一地的百姓。

就可以進兵下一個地方。

畢竟,這年頭信息傳播速度慢,交通又不便利。

哪怕有些百姓想逃離反王的控製,也過不來啊。

隻得進兵。

已經控製的地盤,可以派涼州兵接手。

但必須得按部就班,切不可孤軍深入。

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收複被亂民占領的地盤,還可以和京城那邊的大月軍隊,形成前後夾攻之勢。

秦懷玉兩眼放光,重重的點點頭,表情嚴肅道:“趙兄放心,我一定穩紮穩打。”

“絕不貪功冒進。”

以往朝廷鎮壓民變,隻是派兵出擊,擊殺亂民。

即使打贏了,得到的土地,也隻是一片廢土。

因為百姓都被殺光了。

或者給錢詔安。

那些個被詔安的反王,通常都是假意投降,先拿了好處再說。

等官軍退走,他們又揭竿而起。

朝廷徒耗錢糧不說,還被人耍了一道,簡直白給。

這兩種行為,對鎮壓民變都起不到什麼作用,所以大月的才會民變四起。

反賊越剿越多。

但趙兄給的計策就不同。

詔安百姓。

擊殺反賊。

這樣老百姓得到切實的好處,還會追隨反賊造反嗎?

肯定不會。

高。

實在是高。

沒等秦懷玉心中感慨,趙英男繼續說:

“王爺,我所提出的以工代賑,您可還記得?”

朱文月點點頭,美眸中浮現一抹疑惑。

先生的大作,她當然記得。

隻是不知道為何先生問起,以工代賑與目前的涼州形勢又有什麼關係呢?

趙英男哈哈一笑,恭維了一句涼王好記性。

繼續解釋。

目前,涼州仍有許多流民。

相比於其他州,涼州的災情算是最輕微的。

但仍然有許多沒飯吃的老百姓。

雖說官府免稅一年,但對於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流民來說,根本等不了那麼久。

如今,涼州有錢有糧。

不如以工代賑。

興修水利,開墾農田,創辦工廠,大興養殖等等。

軍隊有軍屯製度。

老百姓不可以搞個民屯製度嗎?

官府出地,出農具,出種子,包吃包住請老百姓耕種,到了年底,按比例分紅。

各種官辦養殖場搞起來。

養雞養鴨。

養魚養鵝。

養牛養羊。

提高就業崗位的同時,還能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也增加官府的收入。

何樂而不為?

賺錢嘛,形式多樣,真的沒必要整天增加賦稅。

後世還有國企呢。

這年頭,錢都讓不交稅的商人賺了,出人出錢供養大月的,反倒是最窮苦的農戶。

太他娘不合理了。

趙英男說,等解決完涼州的流民,秦懷玉招募的百姓差不多也回來了。

大月的百姓安土重遷,背井離鄉肯定多有不願意。

但是,如果來了涼州,能有地種,有飯吃,有活乾,誰他娘還想念家鄉。

百姓肯定樂不思鄉了。

開開心心為第二故鄉涼州發光發熱。

聽到這裡。

朱文月臉上寫滿了驚愕。

眼裡閃爍著興奮與驚訝的光芒,盯著趙英男目不轉睛。

原來,這就是以工代賑的實際運用。

還得是先生。

但她又實在想不出,先生為何能想到如此離經叛道,天馬行空的計策。

先生還是人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