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人,西域人,重要嗎?”
“重要的是,他要對將士們好,要對你們的家人好,要造福西域的百姓。”
“暗無天日的日子,你們還沒過夠嗎?”
趙英男依舊聽不懂李秋月嘰裡呱啦,但這一次,譚百潼自覺充當翻譯。
小聲一字一句的翻譯給老趙聽。
沒想到小十八居然能說出這麼有水平的話,平日裡倒是小瞧她了……趙英男心中默默給李秋月點了個讚。
士兵們大呼道:“過夠啦。”
“過夠啦。”
“過夠啦……”
其實,大部分的將士,百姓都不在乎誰當皇帝。
他們隻在乎自己有沒有飯吃,有沒有衣服穿,有沒有田地種。
娶不娶得起媳婦。
他們隻關心切切實實的民生問題。
趙英男也正是明白這個道理,才敢接受他們的投降。
若龜茲兵能投降,真心實意的跟著自己,那都不用攻打西域各國。
有這兵力。
直接勸降多好。
至於一部分將官,他們生活很好,可能不願意改換門庭。
但隻要拉攏了他們手下的士兵,他們換不換無所謂,反正咱們桃花村有的是能當將軍的人。
至於軍餉開銷,趙英男根本不擔心。
一來咱有係統,一人一天補貼一錢銀子。
一個月就是三兩。
扣除士兵的軍餉,扣除軍官的軍餉,就算軍官的餉銀多一些,但軍官數量少。
但總體還有的賺。
二來,趙英男深知一個道理。
西域百姓產出的物資,足夠供養這麼多士兵。
不隻是西域,大月也一樣。
不止是大月,後世也一樣。
之所以會出現有人窮得叮當響,隻是因為富人占據了太多的資源。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便是這個道理。
隻要自己治下,少幾個貪官,少幾個為富不仁的商人。
西域的百姓,西域的士兵,就能過上好日子。
一念及此,趙英男心中大定。
咦……
自己怎麼想起治理西域的問題來,八字才寫下第一撇呢。
就在今早,趙英男還想著和攝政王簽訂和平協議。
卷款跑路。
這才到了下午,就想著要收編龜茲國三十五萬大軍,平定西域了。
肯定是被湯師爺影響的。
在湯師爺一聲聲主公中,迷失了方向。
看來以後得離這老頭遠一點,不然哪天真的起兵造反了也不一定。
李秋月命這五萬士兵,原地紮營,聽候命令。
帶著趙英男又去了兩處軍營。
同樣的條件。
同樣的演說。
士兵們無不讚同的,形勢一片大好。
隻有一個龜茲王的舊部,他本是龜茲王的宗族,跳出來反對。
但沒等趙英男出手。
那人就被手下的士兵砍成兩截了。
這種大家奔小康路上的絆腳石,必須消滅。
看來,這麼多年,龜茲王室實在是不得人心。
一個國家被治理成這樣,也沒誰了。
待到趙英男與李秋月從軍營回來,天已經黑了,回到太陽城外。
就見譚百潼站在城門口等著。
譚百潼就是那日,在客棧以三百兩銀子入住的江湖女俠。
她身後還跟著幾個士兵模樣的人,仔細一看,都是那日在客棧有過一麵之緣的俠士。
等等。
怎麼還有個虯髯大漢?
趙英男定睛一看,這貨此刻正在笑眯眯的,不是魯達那廝,還能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