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
曾經是大月的第一雄關,因為其險要的地理位置,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秦懷玉懂得在這裡據守,倒也不是特彆的蠢。
隻要關中有糧食的話,一萬兵,守個三五個月應該不成問題。
值得一提。
在收到秦懷玉求救信之前,趙英男並不知道大月還有這樣一座關口。
之前的貧窮限製了老趙的認知,到過最遠的地方,就是現在腳下的土地。
寫給譚百潼的詩,也是隨口胡謅的。
主要是,取那個潼字,沒想到還蒙出了個地名。
一行人到達潼關外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傍晚。
夕陽如血。
映照在古老的城關之上,顯得異常淒涼。
譚百潼不由得喃喃念誦起那句:“暮行潼關道,百裡蒼山昏。”
“原來是如此蒼涼的的風景。”
“主公,你能寫出如此詩句,你心中得多麼孤獨……”
顧飛燕興奮道:“英男兄,你看。”
“城頭上的大旗。”
看到了,看到了……趙英男心中腹誹一句,他早就看到,潼關城頭。
還插著秦懷玉的大旗。
這就說明,他們還沒有失敗,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但也僅此而已。
潼關城外,密密麻麻,黑壓壓的軍陣,數也數不清,而且,這還隻是一麵呢。
可以想象,潼關對麵還有幾十萬。
民變大軍這是下了血本了,死磕潼關,不過,這也可以理解。
潼關乃中原門戶。
也是西行要道,繞都繞不開那種。
不論是他們想要進攻涼州,還是抵禦涼州軍的反攻,都要占據潼關。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秦懷玉。
這個威名赫赫,把民變大軍殺的哭爹喊娘的危險人物,必須除去。
否則。
就算他們得到了天下,也坐不安穩。
哎,打吧。
沒有辦法,八十萬還是一百萬根本沒有區彆,反正就是很多。
趙英男轉身,打量著僅有的一百騎兵,心中升起些許悲涼之意。
高聲道:“諸位將士。”
“擋在我們前麵的,是幾十萬民變大軍。”
“此戰凶險,我未必能護住你們周全,你們若想退出,我不會怪你們。”
一百軍隊不為所動。
“凡是家中獨子,有父母妻兒者。”
“出列。”
一百軍隊也不為所動。
“凡是有心儀對象,或者準備成親的。”
“出列!”
一百騎兵仍不為所動。
趙英男繼續道:“莫非,你們不怕死嗎?”
“……”
一個騎兵長出列道:“主公,並非我們不怕死,隻是我等皆知道,即使我們戰死了。”
“主公也會保全我們的家人。”
“我王長根,願意追隨主公。”
“出生入死,萬死不辭。”
另外一個騎兵出列,大聲道:“主公,我李大虎,孬種了一輩子,從來沒覺得自己這麼威風過。”
“我願追隨主公。”
“戰死方休。”
“我劉三狗,以前隻是一個吃不飽飯的流民,家中無兒無女,無父無母。”
“是主公給了我飯吃,我這條命都是主公的,我現在就衝上去。”
“殺一個夠本,殺兩個還賺一個。”
說著,拍馬就準備衝上前去。
趙英男趕緊把他攔住,說一個人衝上去,死的沒有意義,要衝大家一起衝。
眾士兵紛紛高呼。
“我願意。”
“我也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