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攻破京城,攜百萬之眾,也不是開玩笑的。
自己夾攻涼州軍,有什麼好處?
如今,川州已經派了三十萬大軍在邊境與涼州軍三萬大軍對峙。
守土有餘。
攻城不足。
但若是不幫大順,回頭他們打贏了,非得掉頭來打自己不可。
若是他們打輸了,涼州軍空出手來,同樣會掉頭來攻打自己。
哎……好煩惱。
一旁的愛妃見到大王悶悶不樂,遞過來一杯美酒,寬慰道:
“大王,為何事煩惱?”
“不妨與臣妾說說,興許臣妾能為你解惑呢?”
張忠一臉嫌棄:“愛妃,曆朝曆代,都說女人不得乾政。”
“你們頭發長,見識短,就不要瞎摻和了。”
“煩著呢。”
那愛妃見狀,咯咯一笑:“大王,俗語有雲,偏聽則暗,兼聽則明。”
“大王這樣的明君,應該多聽建議。”
“臣妾雖是一介女子,但也讀了不少書。”
“不妨說來聽聽,就當是給臣妾解悶啦,好不好嘛?”
她仗著大王寵幸,恃寵而驕,倒是沒怎麼低聲下氣。
張忠也很吃這一套,這個寵妃不僅長得漂亮,還是個大家閨秀。
文化水平確實高過自己。
不過,他打心裡瞧不上女子,認為她們就是男人的玩物。
大家閨秀又怎麼樣?
富家小姐又怎麼樣?
還不是被我一個砍柴的,夜夜折磨好兩分鐘!
但左右無事,他便將心中煩惱與愛妃一說。
後者聽後,也認真的給出了建議:
投降。
投降涼州軍。
張忠大怒道:“愛妃,何出此言?”
“我等穩坐川州,擁兵五十萬,為何要投靠涼州軍?”
那愛妃不慌不忙,淡淡一笑:“大王,臣妾說了,你莫要怪罪。”
“不怪,不怪,你快說。”
“最煩你們文人,總是放個屁都要脫褲子!”
“快說。”
女人說:“大王,你覺得大順的李布城,能打得過涼州軍嗎?”
張忠認真思考:“不能。”
“雖然他擁兵百萬,但涼州軍全是精銳,連韃子百萬鐵騎都能消滅。”
“何況是大順的百萬民兵。”
女人咯咯一笑:“這就對了。”
“除非大王出兵涼州,與大順夾擊涼州軍,才有一線希望。”
“但大王你有沒有想過。”
“你若出兵涼州,打贏了涼州軍,你名聲日盛。”
“他李布城能容你嗎?”
張忠又搖了搖頭:“不能。”
“李布城此人氣量狹小,我當初就是因為與他不合,才分兵回川的。”
“沒想到,他能當皇帝。”
張忠說這話的時候,心裡還有點兒羨慕。
他們這些起兵的,誰不想當皇帝!
當初他在川州起兵,發展壯大,又帶著部隊去與彼時的闖王李布城合並。
結果政見不合。
又率兵回川州。
兩人算是有點兒梁子的,但相比於官軍,他們這些匪兵又走的更近一些。
因此,當李布城寫密信來,邀請他一同出兵的時候。
他才會猶豫。
“可是,李布城還答應,打下涼州後,封我當川中王呢。”
女人道:“大王,你本就是川中的大王,何必讓他李布城冊封。”
“你若願意,在川中稱帝都可以。”
“但這天下大亂,稱帝的未必就是好的,何況涼州軍勵誌匡扶大月。”
“誰稱帝,他們就打誰。”
“大王還是不要稱帝好。”
“不稱,不稱。”張忠點頭道:“但也沒必要投降涼州軍吧。”
“他們能容得下我?”
女人道:“先不說他們能不能容你。”
“就說,若是大王不投降,等涼州軍打敗大順軍,他們下一個,就會攻打川州。”
“大王有信心,打得贏涼州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