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的人說,咱們川州地勢凶險,彆說涼州軍,就算天下的軍馬都來了,也未必能攻破一道道屏障。
大王,不如在川州當個土皇帝。
靜觀其變,天下最後落入誰的手中,還未可知呢。
張忠又猶豫了,吃了沒有文化的虧,自己並沒有什麼主見,優柔寡斷的。
再說,如今涼州軍和大順軍才剛剛開打不久。
這種百萬級彆的戰爭,短則三五個月,長則好幾年。
咱也不急著做決定。
就在這時候。
一個傳令兵急匆匆入殿,仿佛丟了魂一般。
嘴裡高呼著:“不……不好,大事不好,涼州軍打進來了。”
張忠不以為意。
反正都準備投降了,打進來就打進來唄,大不了投降。
淡定道:“不要慌慌張張的,要淡定。”
“好好說,是不是涼州軍在邊境發起進攻了?”
沒等士兵回答。
一個文臣出列道:“大王,涼州軍正在於大順軍開打,此時犯邊。”
“定時佯攻。”
“他們擔心我們與大順軍聯手,所以率先出兵,以壯聲勢罷了。”
“不用擔心。”
其餘人聽到他這麼分析,也紛紛讚同,隻能是這麼個原因。
哎,剛才為何我不出列說呢?
又少了一次在大王麵前表現的機會。
張忠道:“哈哈哈,愛卿所言極是。”
“如此,也正說明,涼州軍害怕咱,咱若是要投降,肯定能得到一個好條件。”
士兵慌忙道:“大王,並非如此……”
另外一個文臣,打斷道:“並非如此?”
“莫非涼州軍勇猛,已經攻破了前線的關口?”
“就算這樣,也不必驚慌。”
“涼州遭逢雪災,涼王又是個愛民如子的,肯定開倉放糧食。”
“想必他們並沒有多少軍糧,更彆說兩線作戰。”
“川道艱難,他們若想要攻打川州,恐怕軍糧都供應不上。”
“不慌。”
眾臣又哈哈大笑,張忠也點了點頭,讚賞了他分析的透徹。
自己前線有兵三十萬,就算涼州軍攻打川州,也要好幾年,何況他們兩線作戰。
輸贏還未可知呢。
打仗靠的可不隻是兵將勇猛,更靠的是後勤保障。
士兵還想插嘴,但發現大王和這些大人們,你一言我一語,他一個傳令兵,根本說不上話。
好半天後。
張忠等人暢想完,這才對著傳令兵道:“你方才說,涼州軍打進來了。”
“他們打到哪裡了?”
“打到南陽關,還是大劍關了?”
南陽關以內,有個南陽平原,也是富裕得很。
川州方麵,在南陽屯兵三十萬,對抗涼州軍,糧草充足,兵強馬壯……這是張忠以為的。
就算南陽被攻破,也不要緊,大劍關坐擁天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涼州軍就算再勇猛,入了川道,老虎也得變成老鼠。
傳令兵等了良久,見終於沒有人插嘴了,這才緩緩道:“啟稟大王。”
“涼州軍打到石竹關了。”
“石竹關的守將戰死,全軍覆沒,如今隻有六個敗兵逃回來。”
轟……
石竹關?
這座關口,距離川州城就三日距離,騎兵急行的話,恐怕一日便到。
張忠慌了,豆大的汗珠從頭頂冒出來。
焦急道:“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本王在前線布置了三十萬大軍,就算打不過涼州軍,為何連一封戰報都沒傳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