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家人(1 / 2)

錦醫春色 寂寞的清泉 2944 字 1個月前

半夏做了一鍋麵條,三人一桌吃飯。

馮家人一直把王嬸和半夏當成家人。

王嬸叫馮醫婆“大姐”,半夏跟著馮初晨姐弟叫馮醫婆“大姑”。

她們雖是下人,但隻做家務和照顧馮不疾,再是出去接生掙錢,馮醫婆和原主都是自己打理自己。

王嬸掙的錢,一部分充公,一部分她自己留著。

她們兩人並不是馮家在牙行買的奴才。

十七年前,王嬸因為連生兩個死嬰被婆家休棄,娘家也不接納她。

她無處可去,準備跳河之際,被馮醫婆救下。

馮醫婆把她帶回家,教她接生,後來她做了馮醫婆的助手。

因為王嬸時常跟隨馮醫婆走街串巷,名氣漸漸打了出去。有些產婦不像難產,家裡又窮,不願意請更貴的馮醫婆,就會單獨請她去接生。

她的技術不錯,幾年後又被太醫院記錄在冊,成了正式穩婆。

前婆家聽說後找上門。她前男人後娶的媳婦病死,留下一個兒子,那家又想重新把她娶回去。既能帶孩子,也能接生掙錢。

她娘家不願意了,他們一直想把她接回娘家,說她沒了婆家錢就屬於娘家,娘家侄兒會給她養老。

兩家為了爭她還打過架。

王嬸子知道前婆家什麼德性,也知道自己娘家什麼德性。他們眼裡隻有錢,哪裡有她。

她更不想另嫁。

不如當馮家奴才,相互有個照應。

她看得出來,馮家都是好人。

便自賣自身成了馮家奴才。

半夏是馮醫婆費大力氣接生下來的乳兒。因為那家已經有了兩個孩子,又覺得這個乳兒養不活,便端了一盆水想直接溺死。

馮醫婆不忍,把孩子抱回家養,還能跟馮初晨做伴。

養到四歲,小姑娘討喜伶俐,那家人又後悔了,想把孩子要回家,養大還能賣個好價錢。

馮醫婆知道他們打的主意,拿出四兩銀子給那家,算是自家買下來。

怕那家以後再來生事,直接去衙門辦了奴契。

半夏比原主小一歲,兩人一起長大。

一家子婦孺和和睦睦過到現在……

吃完飯,馮初晨牽著弟弟在院子裡散步消食。

晚霞滿天,暮光如水般泄下,給世間萬物籠上一層暖色。

來到這裡,馮初晨特彆喜歡看天。清晨和傍晚霞光絢麗,白天天色乾淨澄澈,夜晚月光明亮、繁星滿天,都是她前世難以看到的。

隻不過院子裡光禿禿的,隻種了一棵女貞樹,連盆花都沒有。

後院是一片菜地和一個雞圈,圈裡有七八隻雞。

馮初晨眼前又浮現出那個身影。

個子不高,腰身筆直,衣裳永遠是藍色、青色,衣裙上從不繡花。頭上永遠隻插木簪,也從不化妝。薄唇抿得緊緊的,法令紋很深。即使笑,笑意也不達眼底……

這跟其他穩婆形像完全不同。

對了,家裡還有另一個成員,就是一條叫大頭的大狗。

這是大姑養的第三條狗。它們不止會看家,若大姑去埋死嬰或去偏僻地方接生,它們還會陪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