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軍聞言,麵色凝重,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娘娘,玉門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若要強行攻取,恐怕會付出慘重的代價。臣以為,我們應當從長計議,尋找更為穩妥的策略。”
李婉兒眉頭緊鎖,她自然知道玉門關的重要性,也明白老將軍所言非虛。
然而,趙龍的失敗讓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敗感,她需要一場勝利來重振朝綱。
“穩妥的策略?”李婉兒冷笑一聲,語氣中帶著一絲譏諷,“我們派出了十萬精兵,還有趙龍這樣的將領,結果卻是一敗塗地。現在你告訴我要從長計議?誰能告訴我,這長計究竟是什麼?”
大殿中的氣氛愈發沉重,大臣們紛紛低下頭,無人敢於回應李婉兒的質問。
李婉兒的權威在朝中無人能夠挑戰,她的怒火讓所有人都感到了壓力。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的文官站了出來,他的麵容清秀,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智慧的光芒。他的聲音平和而堅定:“娘娘,微臣以為,我們或許可以采取更為靈活的戰術。”
李婉兒的目光落在這位年輕文官的身上,她的眼中閃過一絲好奇:“你有何高見?”
年輕文官不慌不忙,他上前一步,指著大殿中的地圖說道:“娘娘請看,玉門關雖然地勢險要,但其補給線卻相對較長。我們是否可以從截斷其補給線入手,逐步削弱守軍的力量?”
李婉兒聞言,眼中閃過一絲亮色,她微微頷首,表示對這個提議的認可:“繼續說下去。”
年輕文官繼續說道:“我們可以派遣小股部隊,對玉門關的補給線進行騷擾和破壞。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間諜和內應,潛入城中,製造混亂,削弱守軍的士氣。”
“此外,”年輕文官頓了頓,繼續說道,“朝廷已經與匈奴達成了和解,匈奴將不再支持瞿寧。這樣一來,玉門關的守軍可能會因為失去外援而陷入恐慌,我們再趁機發起攻擊,勝算將會大大增加。”
李婉兒聽著年輕文官的分析,她的眼中逐漸露出了滿意的光芒。
她沒想到,這位年輕的文官竟然能提出如此周密的計劃。
“好,很好。”李婉兒讚許地點頭,“你叫什麼名字?是哪位大臣的門下?”
年輕文官恭敬地行了一禮,回答道:“微臣名為陳遜,乃是兵部侍郎門下。”
“陳遜,朕記住你了。”李婉兒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欣賞,“你這個提議非常好,朕決定采納你的建議。陳遜,朕任命你為此次行動的軍師,協助將領們製定詳細的作戰計劃。”
陳遜聞言,臉上露出了激動之色,他再次行禮:“微臣領命,定不負娘娘的期望。”
陳遜領命後,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即返回宮中,開始著手製定詳細的作戰計劃。
他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這不僅是一次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也是對大漢朝廷忠誠的考驗。
在宮中的密室裡,陳遜攤開了詳儘的地圖,仔細研究玉門關的地形以及周邊的補給線。他的目光銳利,手指在地圖上輕輕滑動,思考著每一個可能的戰術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