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藥一經服下,效果立竿見影。士兵們感到一股清涼之意在體內流轉,原本的不適和痛苦迅速消退。他們的麵色由青紫轉為紅潤,呼吸也逐漸平穩,中毒的症狀得到了明顯的緩解。
士兵們紛紛站起身來,他們互相對視,眼中滿是驚訝和欣喜。
隨即,他們齊齊轉向瞿寧,單膝跪地,高聲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多謝瞿將軍救命之恩!”“瞿將軍真乃神醫,我等今生願效犬馬之勞!”
“是瞿將軍救了我們,也救了大漢!”
瞿寧揮手讓士兵們起身,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溫和:“諸位兄弟,你們都是大漢的忠良衛士,保護你們,就是保護我們的國家。現在危機尚未完全解除,大家還需提高警惕,防止敵人再次作亂。”
士兵們轟然應諾,他們對瞿寧的敬仰之情溢於言表。
就在瞿寧安撫士兵們,準備進一步穩定局勢之時,一名手下來報,神色匆匆地說道:“將軍,不好了!朝中的幾位老臣對您的做法感到不滿,聲稱您年輕氣盛,難以承擔大任,他們紛紛罷工,拒絕再參與朝政。”
瞿寧聞言,卻是微微一笑,似乎並不意外。
他淡然下令:“去,將這些老臣請來,就說我瞿寧有要事相商。”
手下領命而去,不久,幾位朝中老臣被請到了瞿寧的營帳之中。
這些老臣一個個麵帶不忿,顯然對瞿寧的做法心存芥蒂。
為首的一位老臣,白發蒼蒼,身著紫袍,他是朝中的資深大學士,名叫王博。
王博上前一步,捋了捋長須,語氣中帶著一絲嘲諷:“瞿將軍,老夫聽說您在軍中自作主張,甚至在朝政上也有所動作。您年紀輕輕,便想一手遮天,未免太過狂妄了吧?”
另一位老臣,是朝中的兵部尚書,名叫趙宏,他也是眉頭緊鎖,沉聲附和:“王大人所言甚是。瞿將軍,您雖然在戰場上有功,但朝政之事複雜多變,非您一介武夫所能掌控。老夫等人為了大漢的江山社稷,不得不出麵提醒。”
其他幾位老臣也紛紛點頭,他們或是朝中的財政大臣,或是禮部尚書,都是曆經滄桑,見證過大漢風風雨雨的元老級人物。他們對瞿寧這位年輕的將軍,顯然並不買賬。
瞿寧麵對這些老臣的質疑和嘲諷,卻並未動怒,反而笑著起身,對著他們一一抱拳:“諸位大人,瞿寧在此向您們問好。您們都是我大漢的棟梁之才,瞿寧對您們的功績和貢獻,一直懷有深深的敬意。”
老臣們見瞿寧態度謙和,心中的不滿稍微平息了一些,但仍舊麵露不悅,等待著瞿寧的下文。
瞿寧繼續說道:“瞿寧年輕,確實有許多不足之處,需要向諸位大人學習。但如今大漢正值多事之秋,李婉兒的餘孽尚未完全清除,邊疆也未完全穩定,瞿寧肩上的擔子沉重,不敢有絲毫懈怠。”
王博聞言,冷哼一聲:“瞿將軍,您這是在向我們展示您的辛苦和忠心嗎?但老夫要提醒您,朝政不是兒戲,您的一些做法,已經引起了朝中許多大臣的不滿。”
瞿寧淡笑一聲,不慌不忙地反問:“敢問諸位大人,平日裡在朝中都忙於哪些政務?”
眾大臣冷笑,其中一位財政大臣率先開口:“老夫負責大漢的財政收支,每日需處理無數賬目,確保國庫充盈,百姓安居樂業。”
禮部尚書也不甘示弱,沉聲道:“我等負責國家的禮儀教化,舉辦各種慶典活動,弘揚我大漢文化,豈是瞿將軍你所能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