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濟那些受災難影響的百姓。
他要營造出一種自己一心為國為民的形象,以此來對抗瞿寧的調查。
在周翰的安排下,城中的糧倉被打開,一袋袋糧食被分發到百姓手中。
百姓們對於突如其來的救濟感到欣喜若狂,紛紛稱讚朝廷的仁政。
“朝廷終於開倉放糧了,這下我們有救了!”
“感謝朝廷,感謝陛下,我們終於不用餓肚子了。”
百姓們的感激之聲不斷。
周翰俯瞰著下方熱鬨的放糧場景,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
他轉頭對身邊的楊洪說:“看到了嗎?這些百姓隻知道朝廷放糧,卻不知道是我周翰的恩惠。瞿寧那小子再怎麼查,也抵不過民心所向。”
楊洪連忙附和:“周大人英明,這招實在是高。這樣一來,瞿寧將軍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撼動您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周翰冷笑一聲:“瞿寧?他以為憑借一己之力就能翻天覆地?這大漢朝廷,可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的。”
周翰的手下匆匆來報,所有涉及賑災糧食的證據已經按照吩咐銷毀得一乾二淨。
周翰聞言,得意之情溢於言表,他輕蔑地笑了笑:“瞿寧啊瞿寧,任你再怎麼精明,也不過是徒勞無功。沒有證據,我看你怎麼翻案!”
而此時,瞿寧已經離開了京城,親自前往受災最嚴重的地區進行實地考察。
隻有親眼看到百姓的真實情況,才能更準確地掌握第一手資料。
為之後的行動提供有力的支持。
瞿寧輕裝簡行,隻帶了幾名親信隨從。
他們一路上風塵仆仆,曆經艱辛,終於抵達了災區。
眼前的景象讓瞿寧的心沉到了穀底。田地荒蕪,房屋倒塌。
百姓們麵黃肌瘦,衣衫襤褸,整個村落都籠罩在一片絕望之中。
瞿寧走進村落,看到的是一幕幕令人心酸的場景。
孩子們餓得哭泣,老人們無助地坐在破敗的屋簷下。
年輕人則四處奔波,尋找著能夠充饑的食物。
他開始與村民們交談,詢問他們受災的情況以及賑災糧食的發放情況。
“鄉親們,朝廷不是已經下發了賑災糧食嗎?你們可曾收到?”瞿寧關切地詢問。
百姓們麵麵相覷,臉上露出了複雜的神色。一個老者上前,歎了口氣:“瞿將軍,朝廷的糧食確實發了,可到了我們手裡的卻少得可憐。”
“少得可憐?這是何故?”瞿寧皺眉追問。
另一個中年村民憤憤不平地說道:“那些糧食在半路上就被貪官們層層盤剝,到了我們這裡,剩下的糧食連塞牙縫都不夠。”
瞿寧的臉色越來越沉,他沒想到賑災糧食的發放過程中竟然存在如此嚴重的腐敗問題。他繼續詢問:“那你們可知道是哪些官員在其中作梗?”
村民們搖頭歎息,他們雖然知道有問題,但卻不敢明說,生怕惹禍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