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們聽說了嗎?就是之前鬨得沸沸揚揚的天工院,好像還真是奉了聖上懿旨,在製造什麼厲害的武器哩!”
胡同口,幾個大嬸聚在一起,竊竊私語。
“誰說不是呢?那瞿將軍雖然出身寒微,卻深得陛下信任。如今竟在那天工院裡,大興土木,不知在鼓搗些什麼。”
“就是啊!我家那口子在天工院做活,說是經常聽到"轟隆隆"的聲音。那聲音啊,比打雷還響亮,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哎呀我的天,原來陛下對瞿將軍這般器重!怪不得前些日子,百姓圍攻天工院,陛下都親自去擺平了。”
一時間,這些流言在民間不脛而走。而躲在暗處的襄王親信,聽得直咬牙切齒。
“該死的瞿寧,看來要對付他,還得換個法子.......”
與此同時,瞿寧在天工院內,正焦頭爛額地處理善後。
突如其來的民憤雖然被林耘壓下,但流言蜚語仍在暗中發酵。必須要儘快平息民心,穩住人心,才是治本之策。
深思熟慮之後,瞿寧決定給那些憤怒的百姓一個交代。
他擬了一份公文,將神機營的創建緣由和職能,一五一十地寫了進去。又懇請陛下,在上頭蓋了鈐印,頒布出去。
公告一出,舉國嘩然。
原來這支精銳部隊,竟是奉了聖旨,專司守衛社稷,保家衛國之責。
百姓們終於明白,瞿將軍並非居心叵測之輩。他所做的種種,都是為國為民。
很快,那些流言就不攻自破,民怨亦隨之煙消雲散。
襄王的陰謀,也就此破產。
然而這場風波,還是給瞿寧敲響了警鐘。
若是再不采取更嚴密的防範措施,難保不會有第二次、第三次陰謀的發生。
於是乎,新一輪大規模改革,在天工院內迅速展開。
瞿寧將整個院落徹底清查了一遍,重新布防。
又提拔心腹擔任守將,負責日夜巡邏,嚴防死守。
所有工匠學徒,也都編為十人小組,分工協作。誰若敢泄露半點機密,定會嚴懲不貸。
與此同時,神機營的操練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瞿寧知道,這支部隊雖然威名在外,但火器裝備還十分粗糙,遠未臻於完善之境。
為了能儘快形成完整的戰鬥力,他一麵親自教導將士們學習槍法,一麵殫精竭慮地改良武器。
新式的三眼火銃,銅炮,甚至是集合了火炮和弓弩優點的床弩,都在他的手下誕生。
每一次試射,瞿寧就會記錄下發射距離、命中率等數據,不斷校正改進。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有一天,當最後一發火銃子彈,精準地射穿了五百步開外的人靶心臟,瞿寧知道,大功即將告成。
“全體都有!”練兵場上,瞿寧鏗鏘有力的聲音回蕩。
神機營的將士們,一個個英姿勃發,目光炯炯。
他們手持火銃,整齊列隊。
火藥味混合著汗水的氣息,彌漫在空氣裡。
瞿寧負手而立,掃視著將士們期待的目光。
“諸位,今天,我要正式宣布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