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郊遊,以《滿庭芳》開場,各位再接著創作詩詞相和,定能流傳開來,讓江南各地的才子佳人都羨慕不已!”
這時,盧哲華走了過來,笑著提議:“大家快點準備午餐吧,不過在那之前,不如先來一首詩讚美這美好的春天如何?”
周圍的人情緒高漲,紛紛附和,有人問道:“盧公子才思敏捷,是否已經有了佳作?”
翟寧看了一眼,作為知府之子,盧哲華身邊總是圍著一群想要攀龍附鳳的人。
盧哲華再次成為眾人的焦點,他環顧四周,微笑著說:“今天能在這裡與各位詩友相聚,又正值春光明媚,真是讓人感慨萬千。”
那個書生催促道:“盧公子彆賣關子了,快把今天的首詩讀給我們聽吧。”
在眾人的鼓動下,盧哲華顯得更加自信。他展開手中的折扇,環視四周,緩緩吟誦道:“春來雲水綠,花開風中舞。借得大地紅,願送萬家福。”
“好!”
“妙詩!”
“氣勢恢宏,胸襟廣闊!盧公子真是才思敏捷!”
人群中響起一陣讚歎,掌聲雷動。
翟寧微微一怔,這詩雖不頂尖,但絕非盧哲華之流能隨口吟出的……
他並非小覷對方,而是這首詩前半描繪春意盎然,後半則抒發願將春光分享給千家萬戶的宏大心願,由景及情,雖不甚流暢,卻也頗具深意。
通常,這樣的詩句需經世事磨礪方能寫出。
難道這家夥事先找了人代筆?
在場的學子與小姐們對詩詞略知一二,都能看出此乃佳作,因此,在幾人的捧場之下,盧哲華瞬間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盧哲華隨即轉向翟寧,笑道:“翟兄,你來得最早,想必也有不少感觸吧,何不吟詩一首?”
翟寧對此並不感興趣,擺手拒絕:“我不行。”
盧哲華笑容滿麵,似有意挽回之前丟失的麵子,眯起眼睛說:“半月前,你在芙蓉閣憑借一曲《更漏子》贏得了好評,震驚了整個京城文壇,如今卻說不會,難不成是代筆……”
在崇尚文學的大炎,代筆被視為極不光彩的行為,文人們尤其厭惡此類事情。
儘管有人暗中為之,但從無人敢公開承認,否則名聲儘毀。
林耘立刻站出來:“盧哲華,沒有證據,不要胡亂指責!”
盧哲華卻笑答:“胡亂指責?各位,你們認為《更漏子》的作者會連一首像樣的詩也作不出來嗎?”
“當然不會!以《更漏子》的水準,作者必是高手無疑。”
“翟寧,難道你真的是找人代筆?是不是林耘姑娘替你寫的呢?”
林耘聞言麵色大變,這事若真,不僅翟寧名譽掃地,她也會受到牽連。
翟寧心中暗自點頭,盧哲華此舉看似出於一時之氣,但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確實能產生不小的影響。
如果自己真的無法即興作詩,再讓盧哲華借機煽動輿論,趙家乃至嶽父的名聲都將受損。
林耘急得連忙辯解:“絕無此事,我從未寫過《更漏子》!”
一名年輕書生附和:“那首《更漏子》我們都讀過,風格柔美,情感細膩,描摹女子心理極為貼切,恐怕不是男人能寫出的。”
“林姑娘,你乾嘛替翟寧遮掩?”
周圍的人紛紛點頭,雖然沒有隨聲附和,但也覺得這話在理。
翟寧明白,再不出手恐怕就晚了,人多口雜,再不反駁,真話也會被說成假的。
既然你們想逼我,那我也不會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