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音聽後臉色更加難看:“愛妃所言極是。”
“即便這是朝廷分化我們的計策,馮錫衝也該看得出來。”
“他接受了銀子,坐山觀虎鬥,妄圖讓我們兩敗俱傷,最後他好漁翁得利,真是愚蠢。”
“本王手下的三十萬精兵,遠勝於朝廷那些雜牌軍。”
“就算攻下都城,損失也不會超過十分之一。”
“那時隻要西北戰事拖住張定天,我們就能先滅張定天,再回頭對付馮錫衝。”
儘管阿音心中有所不安,但在言語中依然自信。
作為王爺,他不能表現出絲毫的動搖,否則東北王府上下將失去鬥誌。
“王爺英明。”
“東南王馮錫衝不過是百萬兩銀子就能收買的角色,根本成不了大器。”
“但我認為,吉爾達瓦應警惕那個名叫翟寧的將軍。”
“李裕忠的實力不亞於我們,身邊人才濟濟,最終卻被這將軍一人瓦解。”
“不僅如此,他還收編了張定天的二十萬大軍。”
“此時此刻,朝廷突然拉攏馮錫衝,背後究竟有何圖謀?”
“如果隻是為了撤藩,銀子應該給我們才對。”
“倘若他們聲東擊西,不向西北出兵而是直撲山海關對付我們……”
王妃說到此處,戛然而止。
在此之前,誰也沒有想到這一點。
所有情報都指向朝廷的大軍會前往西北。
這是一個大膽的想法。
但現在,東北的大軍最害怕的正是這種情況。
“什麼?”有人問道。
“你的意思是,翟寧可能在山海關設下埋伏?”另一個人問。
“如果真的這樣,莽古爾代的人就麻煩了。”
“快,找人,八百裡加急……但已經來不及了。”阿音大聲叫喚,然後小聲嘀咕。
“要是真這樣的話,莽古爾代的十萬大軍頂多就是打不進山海關。”
“這次行動,頂多是空手而歸。”阿音顯然在試圖安慰自己。
“王爺,我隻是隨口一說。”
“應該不會這麼糟糕。”
“即使真的發生,雙方兵力相等,我們也損失不大。”
“吉爾達瓦會妥善處理的。”王妃心裡也因為這個大膽的想法感到不安,轉過身來安撫阿音。
阿音正想回應,卻連打了好幾個哈欠,這已經是今天第三次不明原因地打哈欠了,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在念叨他。
而在山海關,吉爾達瓦跪著寫完了一封血書,讓人通過吊籃送上了城牆。
翟寧接過信,掃了一眼:“東北王世子莽古爾代與吉爾達瓦被人煽動,輕率帶兵攻打山海關,觸犯天條。”
“並非為了攻入京城,而是為了爭取一片土地,以解決東北人民的生計問題。”
“此行絕非反叛,隻為求生。”
“希望朝廷能體諒,大人們能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