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毫無信心(2 / 2)

“這隻是下官的一個初步想法,具體操作還需仔細研究。”

汪朝宗緩緩道,“三秦這片土地,本應是千裡肥沃,特彆是關中平原,從西邊的陳倉到東邊的潼關,都是種植糧食的理想之地。”

“這些年糧食減產,並非完全因為乾旱,而是因為暴雨頻發後,低窪地區積水成災,久而久之形成了鹽堿地,不利於農作物生長。

加上連續的大旱和朝廷加重賦稅,許多農民放棄了耕種,導致千裡沃土逐漸荒廢。”

“如果能夠重新開墾這片土地,不僅關中,整個三秦地區的糧食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汪朝宗的話語讓翟寧頻頻點頭,心中暗想,若真能做到這一點,三秦將不再麵臨糧食短缺的問題。

“話雖如此,但你也知道,鹽堿地不易種植莊稼,無論是千裡還是萬裡沃野,都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翟寧沉思後說道。

“其實不然,鹽堿地隻要有足夠的水源灌溉,不久後就能恢複生產。”汪朝宗解釋道,“三秦地區並不缺乏水源,隻是引水較為困難。

陳倉以西有一座高山,山那邊正是渭河,這條河流千年未斷,如果能將渭河水引入關中平原,修建灌溉係統,即便遇到大旱,也不會影響農業生產。”

聽到這裡,翟寧感到一陣激動。

“這確實是件好事,為什麼不向巡撫馬大人彙報,或是直接上奏朝廷呢?”

“關鍵在於修建灌溉係統的工程量巨大。”汪朝宗歎氣道,“我曾嘗試向上級報告,但被馬大人駁回,認為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至於向朝廷提交的建議,也遲遲沒有得到回應。”

“為什麼?”翟寧追問。

“修建這樣一條長達數千裡的渠道,不僅耗資巨大,而且需要三到五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完工,需要動員數以萬計的民工和河工參與建設。

對於隻在位幾年的馬大人來說,這樣的長期項目顯然不合他的心意,即使工程最終完成,功勞也將歸於他的繼任者。”

“不僅如此,山腳下的岩石高達三四丈,即便能將渭河水引過來,也無法輕易開鑿渠道。”汪朝宗補充道,語氣中帶著無奈。

我算過,即使把全天下的石匠都找來,日夜不停地工作,也需要十幾年才能完成……”汪朝宗說到這裡,聲音漸弱。

這話聽起來,似乎這項能夠造福整個三秦大地的工程,不過是他的一個美好願望罷了。

翟寧聽後,心中不由一沉,感覺這話等於沒說,畢竟現在又沒有炸藥,麵對巨大的岩石,真是束手無策。

“難道就沒有辦法避開這些巨石嗎?”翟寧皺眉問道。

“要是能避開就好了,那樣我們或許還有希望。”汪朝宗的回答顯得毫無信心。

從陳倉到潼關,沿途經過好幾個州府,而陳倉的知府張廷澤是馬長戎的心腹,怎麼可能願意做這種既費力又得不到好處的事呢?更彆說其他州府的態度了。

雖然這項工程對後世有著不可估量的好處,但對於現在的官員來說,他們關心的隻有眼前的金銀財寶,即便是偶爾有人想要留下政績,也不會願意等待如此漫長的時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