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兩年蟄伏(1 / 2)

兩年。

似乎並不漫長。

起碼,王浩這麼認為。

晃眼之間,玉瑕穀內經曆了兩輪寒暑,荏苒無息。

相比於礦場。

這裡沒有繁重的挖礦任務,沒有監工兵卒的揮鞭毒打,更沒有礦奴間的欺淩壓榨,有的隻是靜謐祥和。

日出而作。

日落而修。

待到了午夜時分,便蒙被大睡,直至次日的雞鳴響起。

所以,王浩的個頭竄得很快,身體也壯實許多,乍一看,跟十四五歲少年相仿。

這兩年間。

幾乎沒人來穀。

偌大的玉瑕穀裡,隻有三個大活人生活,各行其是,略顯平淡。

王浩的修為進展非常……

愁人。

嘗試了整整一年,引氣入體完全沒頭緒,甚至王浩都感受不到體外遊離的靈氣,仿佛它們根本不存在。

為此,他又問過九哥。

隻可惜,朱勝安也找不到原因,隻能好言安慰他,修煉沒有進展是好事,不必擔心被人惦記。

他要找莫國師。

可前一年,莫國師在竹樓閉關,還動用了陣法和傀儡,兩人無法靠近。

等到第二年出關。

莫國師主動找上門,扔下一粒避血丹和一瓶引氣丹,就又回到竹樓,每日煉製傀儡和機關,甚少出門。

藥,管用。

那粒避血丹下肚,王浩一陣胃腸絞痛,吐出了一灘腥臭的血塊,再服用一粒引氣丹,他立馬感受到附近的靈力,稍加牽引,便完成了第一步的引氣入體。

至此,修煉踏入正軌。

半月後,王浩順利形成氣感、開辟氣海,達到了煉氣一層。

有煉氣散輔助,修為與日俱增。

又過十月,他已經氣海充盈,即將進行煉氣二層的突破。

除了修煉。

王浩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傀儡機關上,每日要麼鑽進書屋查閱古籍,要麼待在器屋拆卸研究‘師兄師姐’的傑作,要麼帶著砍柴刀和礦鎬到竹林、後山取材,要麼蹲在竹樓前、不懷好意地盯著看門的傀儡。

傀儡機關一道,他頗有天賦。

僅僅半月。

雞鳴鬨鐘問世。

借助流淌的溪水,一隻墨竹製成的雄雞定時打鳴,喚人早起。

又過十天。

膳堂多了自動取水器。

再過半月。

朱勝安有了熬粥棒。

……

等王浩有了修為,玉瑕穀內的古怪玩意兒越來越多。延時陷阱、跳彈、誘鳥器、信使木鳥、傳聲筒……

總之,五花八門。

漸漸地,玉瑕穀熱鬨起來。

在這其中。

最讓王浩得意的,是一隻傀儡小龜。

隻要掀開龜殼,往裡麵塞一顆下品靈石,再逼出一縷靈力祭煉一番,小龜就能執行簡單的行動指令。到隔壁敲門、跟九哥借還靈石、守著灶台添柴、刷鍋洗碗、捏肩捶腿……可謂樣樣精通。

某一天,他突發奇想。

給小龜的前爪裝了鐵針,再抹上少許搜集來的毒草汁。

一件陰人的小工具成型。

為了試驗毒素的效果,王浩抓了十來隻田鼠和地豬,經過反複嘗試,最終保留一種狀如蓖麻葉、能使它們痙攣便血的毒素,並將草汁小心存到一隻小瓷瓶裡。

此外。

值得一提的。

達到煉氣一層後,在朱勝安的啟發和幫助下,王浩祭煉了柳妍娘們的粉肚兜,發現其中暗藏的寶藏。

兜內,另有乾坤。

準確來講。

在粉肚兜的底部,被開辟了一個一尺見方的小空間。

就如同——

一隻隨身背囊。

因此,武道中人將這一類寶物喚作‘暗囊’、‘隱囊’或者‘乾坤囊’。

暗囊的使用不難,注入一縷真氣或靈力,便能打開袋口,存取物品。

這讓王浩想起了儲物袋。

逐漸蘇醒的前世記憶中,仿佛在許多玄幻網文中,都有類似的設定。

柳妍的隨身物品不少。

一本武道秘籍《摧心掌》、一塊白虎令牌、一瓶金瘡藥、一瓶解毒丹、靈石四十一顆、金錠十二塊、碎銀十三兩、銅錢百餘枚、肉乾一包、清水一壺。

這些塞在暗囊裡,幾乎沒什麼空隙。

王浩挑挑揀揀。

最後隻留下秘籍、丹藥和靈石,其它全扔到木屋的床頭。

當然,他不忘把兩頁功法金箔、莫國師賜下的靈石丹藥等收進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