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維原本隻當青林醫院是什麼龍潭虎穴,沒想到最先難到他的竟然是無人知道這醫院的所在。
於是他來到北市最大的圖書館。
看了看周圍,羅維在角落的一台電腦前坐下,開始資料。
在輸入【青林醫院】這個名字後,網頁上跳出一堆條目和檢索網站,但都是莫名其妙,並不連貫,甚至是毫無相關的信息。
有人說過,要是連計程車司機都不知道那個地方,那麼,這處地方便是不存在的。
羅維摸著下巴考慮,試煉的任務應該是不會出差錯的,不可能出現錯誤。
那麼問題就在於,這青林醫院是否真的是一座醫院?
或許它是掛著醫院名字的救助所,孤兒院或者類似於祈禱會堂一樣的東西?
為什麼不管在司機的口中,抑或者網絡上,都不存在著關於它的資料?
隻有兩種可能,要不就是它的存在感太小,說是醫院,其實隻是私人診所那麼大的一個小店麵。
要不就是它所存在的年代,距離現在太過遙遠,在網絡普及之前就已消失,以至於沒有存在什麼痕跡。
羅維家的涼茶鋪是傳了三代的,雖然涼茶隻能用來下火,但他們家也有一門祖傳的跌打,接骨的手藝。
不管是骨折,崴到,還是手變成麻花一樣,羅維都有辦法將它們接回來。
儘管後來因為沒有行醫執照,涼茶鋪就變成隻賣涼茶,偶爾才接待幾個熟人,幫他們治病。
但羅維一向認為,他們家也算是半間醫館,所以他對於醫院是有一定了解的。
一間醫院會突然倒閉,絕不是因為醫死了人,因為一個病人進了醫院,到最後便隻有出院和出殯兩個結果而已。
要是因為醫死人就開不下去了,那這世上也就不存在什麼神醫了。
能叫一間醫院消失的,隻有搬遷或者火災。
但青林不是地名,而是醫院自己的名字,就跟有的醫院是教會醫院,因此叫做聖瑪麗,聖喬治醫院一樣,青林醫院要是搬遷到哪裡,也應該還是叫原本的名字,一時半會不會改。
就是改了,也會有個記錄,寫上前身是某某醫院,而不是像現在一樣,毫無痕跡。
如此,羅維便想到了醫院消失的第二種可能——火災。
不止是醫院,很多商場,電影院,往往在一場重大,並且造成很多人員傷亡的火災之後便會消失。
也許有人會在原址上重建它們,但絕不會再叫回原來的名字,因為那名字往往代表著一段叫人不願意記起的慘痛往事。
於是羅維又在青林醫院的後頭加上火災二字,繼續。
1995年的網絡,雖說不上是一片荒原,然而網絡上的資訊,都隻來自於幾個簡單的論壇。
羅維將鍵盤斜過來,手指按住幾個鍵位,在網頁上快速瀏覽著。
過了不知道多久,他的手指噠的一聲停住,頁麵停留在了一張模糊的照片上。…。。
這照片掛在某個用戶的網絡日記之中,大概是通過設備掃描上去的,黑白畫質,細節模糊,就是照片本身也有些發黃了。
照片上是兩個人,一個女人抱著一個新生兒,正站在醫院門前,陽光燦爛,笑容和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