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進攻高句麗(1 / 2)

隻要不放棄此地,武信沒有其他異議。

改成養馬廠,便將異族的百姓遷徙到中原之地。

至於途中死了多少,傷了多少,那就隻能怪他們命不好了。

就像曹操,每打下一處無法占據的地方,即便是走,也不會把百姓給留下。

“天寶將軍去攻打霫族之地,雖未有你這般順利,卻也打的霫族無法招架,朕相信用不了多久,捷報便會傳來的。”

楊廣本意是征討高句麗,卻不曾想還有意外的收獲,心情甚是愉悅。

接連滅了三國,這何嘗不是在展示著大隋的軍威。

倘若到時候征討高句麗的時候,也能這般順利,那就更好了。

“臣還想去助天寶將軍一臂之力,看來不用了。”

“嗯,你征戰也乏了,不必出戰。”

若是霫族比較棘手,一時難以攻下,楊廣會毫不猶豫讓武信出戰。

目前來看,霫族並非是強敵。

拿下對方,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對了陛下,可曾見到玄成?”

自從離開東都後,武信一直沒有魏征的消息。

這次東征,也不知道這家夥是否跟隨。

雖說此人嘴毒,但說的好歹是人話。

“哼。”提起魏征,楊廣的怨氣又從心中湧上來,眼神也變得幽怨無比。

打個高句麗,他東拚西湊,讓門閥士家出資出力,連兵馬帶後勤,共得五十萬人。

對外,他將這五十萬人號稱為五十萬大軍。

隻有他自己知道,無法參戰的人員就占了四成要多。

結果魏征這個家夥,指著他的鼻子說兵馬太多了,小小高句麗,哪裡用的了五十萬。

隻需要十萬人緩緩推進,便可徐徐圖之。

隻是這家夥又怎麼知道,高句麗道路難走。

前線的糧草想要運送過去,運糧的一路前往,何止是吃掉一半。

等到了之後,能有個四成便不錯了。

若沒有足夠的後勤,他拿什麼去供給前線。

道路難走是其一,其二便是高句麗在遼東丘陵當中,圍繞河穀和道路,遍布山城要要塞數百之多。

這些要塞被修築的極為堅固,半島北部的群山當中,更是數不勝數。

高句麗,並非想象那般一捏就死。

稱不上強敵,在地勢的加持下,卻也不是弱國。

“陛下不會把他殺了吧?”

武信真怕楊廣一個氣急攻心,讓金瓜武士給魏征開了瓢。

“朕還沒有那麼喪心病狂。”

楊廣看了一眼武信,這小子就是這般想他的?

他是有‘暴’的名聲在外,魏征說起話來直來直去,不顧及他的身份。

武信那句話說的好,魏征就是一麵鏡子。

這麵鏡子有時候很刺眼,但他絕對不會打破。

“陛下又把他派出去惡心誰了?”

既然魏征沒死,也沒有前來東征,想必是外派了。

“有人反對科舉改製,朕便讓魏征前去了,順帶讓他去作為首次科舉改製後的策劃之人。”

楊廣經過與魏征的短時間相處,看出此人公正嚴明,絕不會徇私枉法。

科舉改製,首先砍的便是五品官員推薦。

沒了這一項,再想入官場要麼靠本事,要麼靠舞弊。

有魏征這鐵麵無私之人,定然不會讓舞弊之人成為漏網之魚。

隻是不知這家夥,能否頂得住門閥士家的利誘。

“你不必擔心魏征,朕倒是看看誰那麼大膽,敢去砍了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