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明主,李建成不由想到當初大興之事,隨口說道:「父親,您是否記得楊花落,李花開的的童謠……」
 「閉嘴,此事說不得。」
李淵瞪了長子一眼,何時何地,都不能提及此事來。
當初就是因為這句莫名而來的童謠,致使李姓之人遭難。
他們有幸離開皇權中心,是絕對不會再給楊廣抓住把柄的機會。
「有什麽說不得,楊廣嗜殺成性,連自己的母親一脈都不放過,世族之間哪個不是人心惶惶,兒倒是覺得這對於我們李家來說是天命所歸。」
楊花落,李花開,李建成一刻也不曾忘記。
之前他隻是在心中想想,可隨著楊廣的一些引發民怨手段,楊家天下當真就那麽穩固嗎?
看看現在的大隋,各地都有人農民起義,這些都是楊廣作的。
隻要他們李家能在此刻趁勢而起,如何坐不得這天下?
到時候,他便是太子,未來的天子。
「天命所歸。」李淵何嘗不動心,他搖搖頭道:「起義者看似不少,卻根本無法使大隋傷筋動骨。」
「這些時日以來,你們隻看見大隋兵馬去往各處,可曾見到何處徹底失去掌控?」
這也是李淵不願意起事的原因,歸根到底,大隋還沒有爛完。
楊廣,也並非他們想的那麽弱。
而且楊林不死,那些人又能成什麽事?
「依兒看來,那些起義軍無法成事,是他們一個能衝鋒陷陣的大將。」
李建成說起此話的時候,目光一直停留在李元霸身上。
先前他對這個傻弟弟不屑一顧,可現在不同了。
他突然發現,這傻弟弟能耐大了。
就這兩柄大錘上了戰場,還不得為他們李家打出一個江山來?
「元霸的確有個把子力氣,你不要忘了,楊廣麾下楊林,魚俱羅,張須陀皆是猛將。」
「除了這三人,武信之名早已傳開,這是我們能小覷的?」
李淵細數開來,才發現楊廣能用之人極多。
「一群半截身子埋黃土之人罷了,元霸一人一錘,便可送他們歸西。」
李建成覺得父親考慮的太過了,如今這些個老將都在各處平亂,正是他們動手的機會。
倘若讓他們真把叛亂平定,再想找機會可就難了。
「大哥,你可不要忘了父親方才提起的武信。」
李世民許久不開口,是因為這些人都沒有說到重點上。
武信何許人也?
名不見經傳,可那是以前。
自從楊林將其帶到東都後,武信衝天而起。
楊廣徵討吐穀渾,高句麗,哪一次沒有武信的身影?
大隋之前在楊廣手裡,可以說是逆境。
可隨著武信的加入,這逆境的局勢也開始改變。
若想滅大隋,必須先過武信這一關。
「武信雖勇,能與元霸比肩嗎,在我看來,武信能做得之事,元霸也可做得!」
李建成瞧著李元霸手裡的錘子,雙錘加起來近千斤。
一錘子下去,直接把武信砸成肉餅。
「大哥,武信很厲害嗎?」
李元霸聽幾人武信長,武信短的。
就算他腦子有些混沌,也能聽出來武信不簡單。
他喜歡與人比武,尤其是能打的。
李建成說道:「元霸,那武信哪有你厲害,你是這天下第一猛將,見到他後不必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