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深知佛教的存在極為重要。
這是為了滿足政治需求,統治階級推崇佛教至高位,融合佛丶儒丶道為道德標準。
此標準既約束統治者,亦規範百姓,從而確立了三綱五常的社會秩序。
冒然將這秩序打亂,其後果可想而知。
「陛下,臣會給百姓一個新的寄托,百日宴過後您便會看到。」
武信算了一下時間,用不了多久了。
到時候他的種植成果,全都展現給楊廣。
百姓除了寄托之外,更多的是能吃飽,穿的暖。
而他所創造的那個寄托,便能讓其吃飽,穿暖。
「朕等著這一刻。」
楊廣拿起佛珠手串,用力一扯,佛珠散落,滾的到處都是。
他對於武信的話篤信無比,就算武信說自己不是這個時代人,他都相信。
畢竟,武信是天上來的。
距離百日宴還有一段日子,楊林打算給重孫兒過完再走,這些時日一直住在府中。
武信時不時去自己的果園裡蹲著,更多的時間則是待在府內的小校場。
除了他以外,裴元慶,薑鬆等人皆未缺席。
鼇魚跟著人去瓦崗寨,結果繞了大遠路,好在又自己找了回來。
「侯爺,幫我也看看唄。」裴元慶纏著武信。
就在方才,他親眼看到武信隻讓尤俊達耍了一通托天叉,便指出其缺點。
改正過後,尤俊達這叉子使得都讓人眼前一亮。
「你的錘子到頭了?」
武信記得之前程咬金教過裴元慶,想要將三十六斧融合成三十六錘。
兩個人一個敢教,一個敢學,也不知道裴元慶練的如何了。
「到頭了。」
裴元慶上次和薑鬆切磋,便感覺已經到了瓶頸。
「好,你先來一套。」
武信給自己倒了一碗水,看著裴元慶操練起來。
儘管裴元慶的錘法施展得迅疾如風,令人目不暇接。
但在武信與薑鬆這兩位高手的眼中,卻顯得異常緩慢,每一個動作都儘收眼底。
裴元慶的一套錘法施展完畢,薑鬆已敏銳地捕捉到了其中的些許瑕疵。
他深知,若裴元慶能再多打幾次,自己定能發現更多可以精進之處。
「侯爺,您覺得如何?」
裴元慶放下手中的雙錘,心中激動無比。
他能否成為大隋第二猛士,全賴武信的指點。
一旦學成,他誓要與宇文成都一較高下,奪回那枚銀牌。
「看仔細了,我隻教一遍。」
武信接過裴元慶的雙錘,閉目凝神,仿佛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幅錘法演變的畫麵。
一個小人兒在他腦海中翩翩起舞,手中雙錘翻飛,將原有的錘法瑕疵一一彌補。
片刻之後,武信猛然睜開眼,手中的雙錘仿佛有了生命,隨著他的意誌舞動。
起初,裴元慶還能勉強跟上節奏,但隨著武信錘法的突然轉變,他頓時感到眼花繚亂。
更令裴元慶驚訝的是,那些他原本認為無用的招式,在武信的演繹下竟變得異常實用,每一招每一式都蘊含著深邃的武學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