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哪是細作,分明是東都來的大官。
而旁邊的幾個人,該不會官職更大吧?
「不要老是擋在我前麵,不然人家還以為你是老大呢。」
武信站起身,將手搭在宇文化及肩膀上,微微一用力,直接把他拽回到座位上。
「侯……爺?」
領頭官員見到武信的那一刻,恨不得把通風報信的夥計抓起來。
宇文化及還好說,這位可是更重量級的人物。
大隋天策上將,第一猛士,百姓心目中的顯聖真君。
「你倒是儘職儘責,聽聞有細作就火急火燎地趕過來,陛下會獎賞你的。」
武信笑了一聲,瞧瞧人家這出兵的效率。
那夥計才離開多久,就帶著人浩浩蕩蕩地回來了。
「這是襄陽官民該做的。」
領頭官員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侯爺怎麽提起陛下了?
該不會那個戴鬥笠的就是當今聖上吧?
那他也太悲催了,就職不到一個月,便承接了抓細作的重任。
結果,這個細作還是當今聖上。
「散了吧,襄陽官民防範細作的意識不錯,朕甚是欣慰。你去找你上頭的人領賞。」
楊廣摘下鬥笠,並無責罰之意。
官民一體,做得非常好。
「是!」
領頭官員沒想到真是楊廣,這何止是大水衝了龍王廟啊。
不過陛下真是寬仁為懷,竟然沒有責罰他。
「你很不錯,宇文化及,給他點銀子,若是真抓到了細作,可去官府領賞。」
楊廣希望這種警惕能夠保持下去,不僅是襄陽,就連其他與反賊相鄰的地方也應如此。
襄陽的百姓目前對待朝廷的態度極好,是不是為了種子不提。
這也就是說他於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也在一一進行著改變。
隻要百姓心向大隋,那些逆賊又有何可懼?
「陛下,蕭銑派遣麾下南陽王朱燦攜兵馬十萬,向著襄陽而來。」
宇文成都接到消息,急匆匆尋到了楊廣一行人。
「這逆賊兵馬倒是不少。」
楊廣此行前軍也不過帶了五萬之眾,後軍因為要運送物資,趕來的要慢上許多。
「朱燦軍中魚龍混雜,一股勢力從南陽便追隨他。」
「蕭銑本就南梁後裔,其祖父還是西梁開國之君,於荊州之地發展多年,尚有西梁人時常感念其恩。」
「蕭銑稱帝後,可謂是重續梁朝統治,追隨者甚多,對外聲稱有兵馬四十餘萬。」
宇文化及身為楊廣的重臣,對於蕭銑的底細知根知底。
「這些個前朝餘孽……」
楊廣眼神陰鷙,他娶了蕭皇後,便對與蕭氏有關的人網開一麵。
看來還是他太仁慈了,就該把這些個前朝的後裔趕儘殺絕!
「陛下,臣去迎敵吧。」
武信待在城裡連手腳都活動不了,實在無聊的很。
朱燦既然敢率領大軍前來,那就彆走了。
說起來朱燦也不是個好東西,這家夥可是個地地道道的食人魔,宇文成龍與他相比都是良善之人。
畢竟一個是自己吃,一個是讓彆人吃,差距實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