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在一旁聽著武信與鼇魚的這番對話,心中不禁泛起一絲好奇,開口問道:
「少誠,你難道真打算死後還守著那些收斂而來的財富不成?」
武信聽聞,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耐心地解釋道:
「陛下,您這想法可就太過膚淺了。
臣一生致力於斂財,所圖並非是為了一己私欲,而是為了咱們大隋後世的皇帝們。
試想,倘若有朝一日,大隋遭遇困境,光輝不再,陷入風雨飄搖之中。
屆時若有臣所籌備的這一寶藏作為支撐,必定能夠為大隋提供東山再起的資本與希望,使其有機會再度崛起,恢複往昔的昌盛。」
事實上,一直以來,武信苦心積慮地斂財,目的正是如此。
他身為穿越而來之人,又怎會不明白人死如燈滅,錢財不過是身外之物的淺顯道理。
雖說嘴上這般說著,但在他內心深處,還是由衷地希望大隋永遠都不會淪落到需要動用這所謂寶藏的境地。
因為隻要這寶藏永遠都無需開啟,那就意味著大隋始終處於盛世繁華之中,百姓安居樂業,國家長治久安。
而這,才是他心中最為期盼的理想局麵。
楊廣聽聞武信之言,心中感慨萬千,不禁抬起雙手,重重地拍了拍手掌。
他心中暗自讚歎,瞧瞧,這才是真正的大格局啊!
古往今來,哪怕是身為皇帝,能有這般廣闊胸懷與長遠目光的人,又能有幾個?
武信並非大隋皇室的至親血脈,卻能在行事之時,事事都為大隋的長遠未來著想,實在是難能可貴。
「你雖並非老皇叔的直係子孫,然而這忠義之舉,卻已然將老皇叔的風範與精神學到了骨子裡。
我大隋能有你,實在是大隋之幸丶社稷之福啊。
朕意已決,待回到東都之後,皇宮寶庫裡的所有珍寶財物,你儘可隨意搬取,想要搬多少都絕無二話!」
在楊廣看來,武信都能擁有如此宏大的格局與無私的忠義,他身為大隋的天子,又怎可顯得小氣吝嗇呢?
自然是要以豐厚的賞賜,來彰顯對武信的嘉獎與感激之情。
武信心中暗喜,他等的可不就是楊廣這句承諾嘛。
既然是廣哥親口所言,那還有什麽好顧慮的?
客氣?
不存在的,他壓根兒就沒打算跟楊廣客氣。
武信心中已然盤算好了,待得那時,必定要將皇宮寶庫搬得一乾二淨。
哪怕是一絲一毫丶一丁點的財物都絕不留下。
定要將這難得的「福利」利用到極致,也好為自己後續的計劃籌備更為雄厚的資本。
楊廣對武信的打算采取了默許的態度。
畢竟,他心裡清楚,自己本就還欠著武信進入寶庫挑選寶物的機會。
況且,即便他此刻出麵製止,依照武信那性子,恐怕也會像隻貪婪的貔貅一般,想方設法地把他的寶庫席卷一空。
既然如此,倒不如現在主動應允,讓其去搬,說不定武信心中還會對他感恩戴德呢。
這小子的心思,他簡直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輕易拿捏住。